我们常说修养,那什么是修养?一般理解认为,修养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矫正和养成。换言之,修养就是矫正人性中的不良因子,使之合于正道,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礼记》讲到了曾子对修养内涵的界定:“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礼记·冠义》
人之所以成其为人,是因为懂得礼仪、礼貌、礼数。追根溯源,要养成这三礼,首先必须重视三方面的教育:端正举止行为,调整面色表情,和顺语言辞令。换言之,所谓的“礼”就是日常言动要符合规矩规范,不能任性随意。
第一,修容体,衣冠整洁,举动合礼。
比如吃饭,古人讲究进食之礼,《曲礼》单就吃的动作就规定了17类不合礼节的行为,绝大部分到今天都还完整保留。比如吃饭时不能敲筷子、剔牙齿,两只脚要平稳放地上,不能晃来荡去,踢东踢西。更不能吧唧嘴,龇牙咧嘴啃骨头,喝汤呼噜呼噜响。
说起来,这些都是细节,古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讲究?四个原因:
首先,清洁卫生。《曲礼》中要求饭前必洗手,吃饭过程中不能搓手,抓过的饭团不能放回去。为什么呢?古人用手抓饭团,所以饭前要净手,这是自己的清洁卫生。吃饭不能搓手,搓出了脏东西,你又伸手抓饭,还不停地挑饭团,不卫生不说,还让人恶心。
其次,身心健康。古人讲究“当食不叹”,特别符合今天的科学标准。吃饭应当高高兴兴,不要唉声叹气,影响别人食欲不说,也不利于自己肠胃消化。当父母的也一定要牢记,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能唠叨,更不能谴责、辱骂、捶打。否则会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折磨自己的肠胃和心脏!
再次,礼仪礼节。古人吃肉有专门的讲究,比如“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吃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着吃﹔吃干肉就必须借助刀具,不要龇牙咧嘴用牙齿撕咬,嘴角变形,吃相难看。
最后,人格品行。吃相不仅反映了性格,还反映了人品,今天叫“一双筷子看人品”。如果一个人上桌就把菜翻个底朝天,或者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专拣自己喜欢的吃,民间叫“海底捞”和“翻山菜”。不用说,这人必然是自私自利、贪婪无礼之辈!
第二,修颜色。
今天我们老是贬斥“以貌取人”,实际上,以貌取人很科学,很精准。因为一个人的表情、气质不仅反映了他的心态,还直接反映了他的内在素养,这就是所谓“相由心生”。
有一类人心机深刻,神光不定,面目可憎,歪眼斜嘴,傲狠不逊,不仅人见人怕,狗见了还躲得远远的。为什么?因为他身上有股“戾气”!有的女性面色紧绷,目露凶光,打鸡骂狗,惹是生非,霸气侧漏,这种人雅称叫“悍妇”,俗称“泼妇”。
有的人神色淡然,目光清澈,我们说他身上有股“清气”。比如嵇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帅哥型男,今天叫“男神”。《晋书》上说他:“ 身长八尺,美词义,有风仪。"——《晋书•嵇康传》
一般说七尺男儿,但嵇康还高了一尺,接近今天的一米九,文采优美,风姿绰约,典型的人中龙凤。
帅气加上才气,嵇康自然就有胆气,有脾气,还有一股凛然不可犯的傲气,不拘小节,不苟时俗,成了很多“渣男”的克星和梦魇,也引来了无数人的羡慕嫉妒恨。其中有一位叫钟会,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是个小书法家。钟会也很有才,还是文武全才。但这文武全才并不招嵇康喜欢,反倒经常冷落打击他。钟会没有嵇康那样的大气大度,后来设计害死了嵇康。
嵇康死的时候40岁,第二年,钟会在成都被乱刀砍死,留下一身污秽,死时也是40岁。
嵇康身上的气质体现的是清气、大气,当然也有股傲气。清气、大气让他留下千古美名,傲气却让他遭逢小人,死于非命。
第三,修辞气。
辞气就是说话用的语言、声调。按照现代科学理论,一个人说话选择的语言、声调,甚至音质都能反映个性和品格。声调温和平缓的人,一般性格沉静,富于同情心﹔声音沙哑的女性很有主见,看上去温柔似水,拿定主意九头牛都拖不回﹔声音尖锐、频率极快的人,敏感多疑,自视甚高,比如希特勒﹔男身女相、声音细腻的人,一般心计深沉,善谋善断,比如张良。司马迁心目中的张良应当是“魁梧奇伟”的大丈夫,哪知道一看张良的画像,却是位“状貌如妇人好女”的小男人。
所谓辞气,除了生理性特征外,还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首先,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很多家法家规中都列有专条,教育子女慎言。晚明高攀龙立身清正,讲学东林,是东林党的精神领袖之一,后来毅然决然自杀成仁。他在遗嘱中教育子女“言语最要谨慎”:
"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明)高攀龙:《高子遗书》
很多人家家破人亡,言语不慎就占了百分之八十。
其次,什么场合说。孔子强调“食不语,寝不言”,看似迂阔,实际上很有道理。吃饭的时候高谈阔论,不仅口水乱喷,没礼貌,还加重肠胃负担,不利养德,不利养身。
面责人过是直率不隐的表现,却让人难为情﹔无情嘲弄更容易让人心怀不满,结下冤仇。曹操攻下邺城后,曹丕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一看就生气,立马给曹操写信说:想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俘获妲己,把她赐给了周公。曹操一时半刻没反应过来,还当面请教这事出于何书何典。孔融说:你儿子霸占甄氏,想来当初周武王也该是如此行事的吧。
这就是“想当然”的典故。很机智,很解气,对孔融而言,彰显了直言无隐、犯颜逆鳞的道德勇气。但曝人隐私,不分场合,不留脸面,却有违恕道,伤透了曹操的心,丢尽了曹家的脸。曹操有胆量没海量,自然容不下,后来孔融一家被杀,势在必然。
再次,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说。同一件事,怎么说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礼仪,还是一种智慧。一般说来,古人说话有三忌:忌粗鄙,忌刻薄,忌戏谑。说一个女性长得富态旺夫,她会连声感谢,心情美美的﹔要说她体重小半吨,一身痴肥,那就是不积口德,挨骂挨揍,算是嘴贱自找。
宋代贤相韩琦,河南安阳人。有一天,他儿子韩忠彦到市场上卖东西回来,韩琦问价钱多少。韩忠彦随口说:“千三。”韩琦很生气,立即教训说:
"此俚巷之谈,非对尊长辞,何不云一贯三百?"——(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什么"千三"不"千三"的,这些俚巷陋语是对尊长说的话吗?为什么不好端端地说一贯三百?
最后,用何种语气声调说话。从《礼记》到后代家法家训,无一不劝诫子弟说话要柔顺、温和、热情,不能粗野、冷漠、骄横。《礼记》上说“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说话是什么样的语调、声调,你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