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尝试写一篇杂乱的散文

文/呱呱鸟

想写篇散文。

学理工的学生平时都是很严谨的样子,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分出个1、2、3来。

写点东西要注意文章的结构,要有逻辑性,要有中心思想,要有分析,中间还得举栗子,最后必须有交代,有结论。

既然写不是为了工作,是为了自己的心情,那为何不把文章写得散一些,写得轻松自如一些呢。

所以就用随意的方式,不想太累,不要以为自己还在工作,现在不是应对领导交代的严肃任务,乱写吧。

把文字随心随意按所欲排排队,码码砖头,放飞心情。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把松散的心底想法变成文字,这是不是就应该叫做散文呢?

散文是一种抒发写作者的真实感情,主要是抒发随意的想法。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写作的方式非常灵活。

查了一下散文的定义,说是要把凡是不押韵的,不重排组合的文字,统称为散文。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诗歌可能是属于比较高雅的,要求有押韵,还要对准字数,还有平仄音的安排。

而散文就不受这些影响,所以相对来讲就比较容易。

随着近现代的发展,特别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诗歌和押韵的八股似的东西慢慢地淡化了。

一批老百姓的白话文、白话诗就喷薄而出。

真是有辱斯文。

在业内对于文字结构概念的定义和演变过程也是争论不休。

散文的定义实际上也是不停地在发生变化。

有段时间认为小说或者其他抒情的、记事的体裁统称为散文。

这主要是为了区别于讲究韵律的诗歌,而到了近代之后,新形式的散文层出不穷。

按照内容还有其它的现代形式,比如说杂文,小品,随笔等等。

在我们的印象里,认为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就是看起来非常散漫,文字非常地自由,但是中间还有一股神气。

就有条线把这个气串在了一起,聚在了一起。

用多样化的写法,自由的结构,不拘一格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条神线可以贯穿全文,所写的人和事你看起来是表面现象,但从根上来是围绕一条情感的主线,这条情感的主线就是不散的神。

散文的表现的形式现在是越来越多,根本不需要区分。

现在很多的写作者不图名不图利,就是为了写的过程充满快乐,并希望把这种快乐传染给别人。

其写的文字是可有可无的,也是可多可少的,我们很多人就是喜欢这样一种写作的方法,不受任何限制,没有时间、地点的约束。

文章取材也非常自由,表现的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写到哪儿算到哪儿。

描写人物也可以用人写物,也可以用物托人,人物抒情,可以边叙边议,夹叙夹议,自由调整。

文体可以随意地变化,这种散文的神,或者说主题,或者叫做中心思想,实际是贯穿于整个文章的灵魂之中。

否则最后看了半天,不知道写了什么,到底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样的想法,一会是向东,再过一会向西,就蒙了圈。

其实的散文也可以是以乱治乱的,散的意境可以非常的深邃。

作者玩玄乎其玄的东西,表达起来借各种方式、方法打乱拳,打醉拳。

写作者的想象力和联想的领域不受限制,由此及彼,由远及近,虚虚实实,融情于景,寄情于事。

如此这般,就可以随意发挥。

语言上的散文是轻松的语言,清新的语言,活泼的语言。

这样行起文章就非常的轻松,也似乎非常的牛奔,就像一个人在对面和你聊天一样,没有结构韵律的要求。

散文写出来的东西就如同眼前正在发生的一样,自然流畅,优美委婉。

所以有时候散文也叫做美文,除了精神上拔高出来的见解,这些深邃的思想还能添加个人的文采,让文字飞扬起来。

严谨的文章结构在这里就不要提什么要求。

其实哲理性的文章也是可以写成散文的,比如说鸡汤或者感悟的参透文,冒点火花,卤煮般的乱文,都是喻哲理于玩笑之中。

就是要把大道理融化在小文章中,散乱之文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让大家在轻松愉悦之中,受到了某种启发。

能在哭中笑,在笑中哭,哭笑不得,凡此种种。

所谓的哲理就是因为在总结日常经验的基础上,提升了意义。

从而达到一种思想的新境界,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或者说用更加有趣的方法分析问题。

超越一般的感情达到灵魂深处,这也是的一种非凡的影响力。

最后还可以达到一种外师造化、终得心源的目的。

用散文的方式来写哲理文章可以避免一般干巴巴的空谈议论。

赋予了鲜活的情感,在调侃中转着圈,在看似随意的字里行间让人领悟到更深刻的东西。

在轻松之中解决大问题。

在写散文的过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要注意中间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要安排一些点睛之笔,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这些文眼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某个细节,也可以是一段情感。

通过文眼的设置可以把整个文章形成漩涡,把人吸入谷底。

有时候我们认为散文就是聊天儿,看似如同漫谈

实际上谈着谈着有些事情就会凸显,关键的点就会自然而然浮现出来。

聊着聊着就可以把神给勾出来,形成自我理顺和归纳。

很多事情不是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晰的思路,所谓的思路是聊出来的,互相撞击出火花,这就是头脑风暴。

一堆人在一起聊,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改变固化的思维路径,就会产生出新的突破,开拓出新的天地。

散文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尝试。

说不定就会突然冒出奇思怪想的火花,就会发现一片新的沼泽坑。

阅读散文也是这样,看别人的文章,其实在激发自己的思考,最重要的是举一反三。

看到了一个别人的东西,就会想到自己相类似的三个东西,这样就产生了联想,产生了新思维。

把自己的想象和作者互动起来,这样的作品丰富性就加大了。

散文刚开始写的时候就是随意地写,写完之后再整理分段。

归归墩,理理线索,形成的条块分区,有些段落写得太长、太啰嗦应该裁剪。

有些论点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还可以进行补充,也可以再增加一些新内容。

注意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发生狗尾巴续貂的事情,要少干。

写文章还是一气呵成的好

整个中心思想的神不能断,如果改的太多,神就碎了。

古代的时候除了诗歌以外,其它文章都属于散文

古散文都是以对话或者论说、聊天为主,《论语》、《孟子》、《庄子》等巨著都归为散文体。

散文可以记述历史事件,包括人物,比如说《左传》还有《史记》,这些散文都对历史的传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大家在一般意义上认为,散文是文学散文。

比如什么游山玩水的杂记,要不也可以写点传记、寓言等等,这样的文字比较轻松优美。

而我们现在认为的散文是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可能要在更高的视角观察世界。

随笔也是一种散杂之文,包括一些日记和回忆录什么的都在人生的长河中记录下非常重要的史实。

散文取材广泛,写作方法也非常灵活

所用的语言可长可短,也可以增加点优美的情感文字。

要求不太高,没有什么太多的约束,在当今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快节奏,小而美,大而乱,欲说可以马上就停止的角色。

现在散文也是越写越散了,就跟自由体诗一样。

自由体诗词和旧体的区别非常之大,很多人认为这个诗词的结构已经不可能定义了。

目前大家写的比较多的实际上是一种随笔,这是一种现代的文章结构形式。

如果能在随笔中增加一些情感的描写,或者文字搞得更加优美,使人感觉离散朦胧,最后仿佛弄懂了一些大道理,目的就达到了。

学中文的同学驾轻就熟,吃嘛嘛香。

理工科的小男孩悲催了,期待之后是迷茫的眼神。

用激活,写杂乱的散文搅合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尝试写一篇杂乱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