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等待的人更痛苦,还是让人等待的人更痛苦?
《奔跑吧,梅勒斯!》是太宰治在1940年5月发表于《新潮》杂志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牧羊人梅勒斯在被暴君狄奥尼斯处死之前,为了争取时间回家将唯一的妹妹托付出去,承诺三天后一定回来赴死,条件就是国王将他的朋友塞利奴提乌斯当作人质,如果没有按时归来,便处死他的朋友。这个残暴的君王为了证明世上无正义,暗示梅勒斯:如果不回来,那就在处死塞利奴提乌斯的同时,饶恕梅勒斯。
一路上,梅勒斯与种种阻碍和心魔奋力斗争,为了证明正义的存在,为了自己的承诺,为了朋友的信赖,他拼命奔跑。
这是太宰治少有的一篇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说。在文中,勇气、信赖、正义、毅力等等美好的品质一一照亮了那些人性黑暗的角落。
作者在文中只勾画了三个主要人物(梅勒斯、暴君狄奥尼斯、塞利奴提乌斯),便让整个故事丰满又充满张力,让一个虚构的小世界变得立体,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就像在欣赏一幅优秀的画作:高光、明部、灰部、暗部和阴影在一幅画中相得益彰,层次分明。读者也能在故事的转折和发展中逐渐进入到画作之中,和梅勒斯一起痛斥国王,一起奔跑,为他加油,也为他的迷茫而焦虑,为朋友以命托付的友情而感动。
勇士梅勒斯
这篇我翻来覆去地看了很多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勇士”呢?
梅勒斯在故事开始时并不是勇士,用作者的话来说,只是“一介牧人”,他整日吹着笛子,过着牧羊人的生活。但他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在于:
对于邪恶,他比任何人都倍加敏感。
这没能让他成为勇士。
朋友塞利奴提乌斯被绑做人质,梅勒斯回家匆匆为妹妹办好婚礼后,决定踏上赴死的路途,他抱着坚定的信念一刻不停地奔跑,路遇暴雨洪水和山贼埋伏也不放弃战斗之时,这也没能让他成为真正的勇士。
身体一旦疲惫乏力,精神也会随之崩溃。当他终于体力不支累倒在地时,藏在内心的恶魔才逐渐显形:
一种与勇士不相称的自暴自弃的情绪盘踞在了心底:“我已经这么努力了……神灵可为我作证!啊啊,随它去吧。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塞利奴提乌斯,请你宽恕我吧……不要再指望我了……我确实失败了……”
“啊,索性我就当一个道德败坏的人苟且偷生吧……什么正义?什么诚信?什么爱啊?想想这些都毫无意义。”
“杀死别人而自己活下去,这不就是人类世界的法则吗?啊,一切都是那么荒谬至极。我将是一个丑陋的叛徒。”
此时,不另说勇士,他即将成为恶魔的俘虏。
就在他万念俱灰,准备投降的时候,稍微恢复的体力让他重新燃起对光明的渴望,他再次起身奔跑。
有人正静静等待着我,坚定不移地等着我。
我这一条命算什么?岂能说出那种以死谢罪的废话?必须回报他的信赖,我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一件事——奔跑吧,梅勒斯!
太阳眼看着就要落下,时间快到了,梅勒斯不顾旁人的劝阻,一步不停地奔向刑场,身心疲累到了极致,在临刑的最后一刻,终于救下了朋友塞利奴提乌斯。但是他没有享受人群对他的欢呼赞扬,而是眼含热泪地向朋友道歉,并承认恶魔曾经差点收买了自己,在得到朋友的原谅后,作者终于肯以第三方的眼光评价他:
勇士梅勒斯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勇士呢?我想,勇士并非是天生的,仅仅有颗光明而勇敢的心也无法成为勇士,只有那些在正义的信念中坚持到底,与心之恶魔抗争成功的人才有成为勇士的资格。
等待之人-塞利奴提乌斯
塞利奴提乌斯和梅勒斯两人恰好对应了文中最引人深思的一句话:
是等待的人更痛苦,还是让人等待的人更痛苦?
“等待的人”即是塞利奴提乌斯。文中详细描写了“让人等待的人”(梅勒斯)的心理痛苦,却没有写出“等待的人”(塞利奴提乌斯)的心理变化,但在结尾处塞向梅忏悔的情节可以看出,他也与心之恶魔激烈地斗争过。
与塞利奴提乌斯不同,梅勒斯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个人,可以采取行动做出决定命运的选择,而等待之人-塞利奴提乌斯却只能凭借着朋友的誓言在牢中默默坚持下去。
梅勒斯凭借着一己之力让众人和国王相信了世界上还有信任存在的同时,也加固了和塞利奴提乌斯的友情桥梁。
这让我想到最近听说的一个身边的真实故事:某某为多年老友作贷款担保,结果对方无力偿还,跑掉了,留下担保人承担法律责任,最后担保人妻离子散。
故事写下来就感觉很熟悉,之前在网上不知道看过多少这样的事情。现在大家也变得越来越谨慎,不敢信任他人,哪怕是亲人朋友。在如今的社会之中,谨慎些固然没错,我只是惋惜于“信赖感正在渐渐消失”这件事罢了。
《奔跑吧,梅勒斯!》结局皆大欢喜,众人为梅勒斯和他的朋友欢呼,就连暴君也被感动,从此天下太平,再无胡乱猜忌和随意杀戮。
太宰治能写出这篇小说,当时大约也正抱着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期许吧,只是这世界并未如他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