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金融扶贫感受深

       随着车子慢慢的驶入,山青水秀的大别山腹地——岳西县映入眼帘。岳西县给实践队员的第一印象就是茶乡,放眼望去整条街道都是卖茶叶的地方。让实践队员不禁好奇,这些茶叶都是从哪些地方买到的,又是如何销售的,这是不是跟他们当地的金融扶贫有着些许关系,带着怀疑的种子,实践队员们去往了岳西县人民政府。

       到达后,实践队员看到了一个”岳西县开发性金融脱贫攻坚合作办”的牌子,立刻两眼放光,心想这不正是实践队员们要找的地方,太好了没想到这么顺利。这时某位队员说:“咱们直接进去是不是不太好,毕竟实践队员们没有提前预约。实践队员们先联系一下县团委老师吧,毕竟他们是负责中青年这一部分。”经过这个小插曲,实践队员意识到:在做事前,前期准备要做好,即使是条件不允许的事情,在现场也要有顺序步骤、规则章程,不能理所当然的贸然的去行动。

团队成员与县团委老师商讨调研过程

       实践队员在大学课堂上了解到的农业金融供应链是政府、银行、企业的链条。在扶贫办王乐意与金融办余文涓两位老师与实践队员们的深入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岳西县在供应链金融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承载物,即扶贫小额信贷的相关内容,通过“户贷户用,政府贴息”模式,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由财政贴息的5万元以内小额贷款,从而建立起商业银行、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链条关系,这样的供应链金融链条与队员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实践队员了解到正是因为有了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的产业才能得以发展,他们特色的高山茶叶以及养殖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实践队员也发现了目前金融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当地链条上的企业很少,金融供应链上大多都是散户,政府、企业、银行间的资金链条匮乏。随着“户贷企用”模式的消亡,以企业为核心的链条发展仍需完善。而且由于政府仅提供贷款给农户,农产品线几乎没有发展,在以农户为核心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内也缺乏农产品销售企业,散户售卖产品模式在当今来看,取得效益相对较低,急需开发新的销售途径。在农业供应链中如何去完善上下游体系,成为了实践队员们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感受金融扶贫的效果,寻找农产品销售途径,实践队员们深入河图镇,具体了解当地的扶贫小额信贷的落实情况以及具体农产品的销售情况。队员们发现他们的销售一般为散户自销,没有集中售卖,大多销往县城,很少销往外地且没有线上售卖(据了解,茶叶是一种食品,由于注册商标所需的资金过多,线上分散售卖的品质安全无法保证,所以只能放弃线上售卖)。实践队员不禁感概到由于售卖因素的制约,虽然当地的扶贫工作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并没有完全的充分的发挥其全部效力。这时实践队员们都想从这个角度入手,为岳西县更进一步的发展尽一份力。

河图镇工作人员摘抄脱贫效果数据

       此次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不仅领略了大别山腹地的美好风光,学习到了调研做事的顺序步骤、规则章程,也对岳西县当地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有所了解,最重要的是深刻地感受到政府为了精准扶贫而作出的努力和农业供应链金融对扶贫作出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也发现了金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每一个实践队员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政策的实施要做到惠农,那么如何才能惠农?如何才能更好的惠农,如何才能使政府政策的实施充分有效的发挥其效力?这都应该是实践队员们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实践队员们要努力找寻找最契合当地的方式方法,做到高效产出,产销对路,不让农民的每一滴汗水白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徽学子“三下乡”,金融扶贫感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