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年间的牛人

《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这是《明史》作者张廷玉评价开创了弘治中兴的明孝宗。

孝宗的弘治中兴历经十几年,没能在继承者武宗身上继续延续,明武宗注重个人享乐,任用太监刘瑾滥权,幸得朝中仍有干实事的名臣才使得明朝不至于危亡,然而明朝的衰弱也始于正德、嘉靖两朝。

明武宗在位十六年,期间有刘瑾为首的宦官八人,作恶多端,同时把持内阁的是李东阳、杨廷和、杨一清这样的名臣,心学创始人王阳明也在正德年间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

以刘瑾掌司礼监,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魏彬督三千营,各据要地。刘健、李东阳、谢迁乞去,健、迁是日致仕。己未,东阳复乞去,不允。

《明史》

一代文宗李东阳

李东阳即是正德年间的首辅同时也是首辅弘治年间的首辅,既是宰辅又是一代文宗。

有明一代既是宰辅又是文坛领袖的唯两人——杨士奇和李东阳。

李东阳善于谋略,如果说徐阶铲除了嘉靖年间的大权臣严嵩,那李东阳则是诛刘瑾背后的功臣。

一开始明武宗特别宠信太监刘瑾,并让刘瑾入司礼,李东阳与同为内阁的刘健、谢迁一同辞职,唯李东阳留了下来,原因是之前三人想要诛刘瑾,刘健和谢迁言词甚为严厉,只有李东阳没说话,这使得刘瑾对李放下了戒心。

瑾凶暴日甚,无所不讪侮,于东阳犹阳礼敬。凡瑾所为乱政,东阳弥缝其间,亦多所补救。

刘瑾对李东阳还是客气的,李东阳总是在补救刘瑾的暴虐,这期间挽救了不少人,这包括后来除掉刘瑾的杨一清。

其潜移默夺,保全善类,天下阴受其庇。

李东阳善谋,也善于保全自己,在时机不利于自己的时候,不轻易意气用事,在除掉刘瑾上,懂得忍耐,以等待时机。最后联合杨一清除掉了正德年间的大奸臣刘瑾。

李东阳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

沉静详审杨廷和

《明史》评杨廷和:

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

杨廷和性格沉静,办事严谨,考虑周全,在参与编修《宪宗实录》和《会典》时,杨廷和每次对内容有所草拟,副总裁官丘濬不能更改一字,可见杨廷和的才华。

时瑾横益甚,而焦芳、张纟采为中外媾。廷和与东阳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

刘瑾滥权时,杨廷和和李东阳只能从中委曲求全,稍作补救。

杨廷和是皇帝的老师,刘瑾即使想陷害他老人家最终都没法得逞。

李东阳致仕首辅后,杨廷和接任首辅。当杨廷和执政时,明武宗长期在外游玩,不理朝政,杨廷和随把持朝政,处理得十分注意镇静、沉稳,为朝野上下所佩服。

在武宗去世后,用计除去即将叛乱的江彬,迎来明嘉靖帝。

李东阳曾评价:

吾于文翰,颇有一日之长,若经济事须归介夫。

这里的文翰就是杨廷和,可以说正德年间的明武宗虽好玩,任用太监滥权,然而始终以李东阳和杨廷和为首辅管理朝政,也因此没有产生危机,然明的衰弱也孕育于正德年间。

出将入相杨一清

一清貌寝而性警敏,好谈经济大略。

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就是被杨一清铲除的。

杨一清年少时能诗文,十四岁以神童被荐为翰林秀才。

弘治十五被刘大夏举荐为陕西马政,从此改变了杨一清的仕途,可以说刘大夏慧眼识珠,之后杨一清友被提升为总制三镇军务(陕甘总督)。总制三镇军务的职务也为他后来铲除刘瑾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多年后刘瑾以一个不懂军事,只知道滥权的太监的见识试图改革边境军务,结果引起边境病变,也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在平定了安化王寘鐇反,铲除刘瑾后,杨一清也逐步进入内阁,明嘉靖时为首辅。

一清于时政最通练,而性阔大。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

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

杨一清善权变,尤其懂得边疆军事。其才华可以与唐朝的盛世名相姚崇相比。

圣人王阳明

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 王士祯

王文成公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为明朝第一猛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是为孔子之后的儒家圣人,同时也是“阳明心学“的创始人。

明代学术皆尊崇程、朱理学,朱子提倡“格物致知”,对事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然而,王阳明继承宋陆九渊的心学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理”,“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明代心学并不只有王阳明,在王阳明之前是陈献章,而至湛若水完善。

知行并进,学问思辨行。

读书、亲师友、酬应,随时随处,皆求体认天理而涵养之。

湛若水主张把主观精神与客观物体统一在一起,即“心性非二”,“理气合一”。

王阳明进一步的提出“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至此心学集大成于王。

知行合一,强调知,更强调行,知道了也就是实践了,此所谓实践出真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如孔子的”学而时习之“,真知在于实践。

王阳明是弘治十二年进士,在正德元年因得罪宦官刘瑾儿被谪贬至贵州龙场,在贵州期间王守仁认识到: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有了那场著名的“龙场悟道”。

《明史》中张廷玉提到,王阳明作为书生“积年逋寇,平定孽藩”,在终明一代,文臣用兵,没有能像王阳明那样的。

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正德年间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