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传“张仪欺骗楚怀王”了

丹阳、蓝田之战是公元前312年楚国和秦国之间的两次战略决战。这两战的起因,因为《史记》等史书的记载,后人一般认为是张仪利用“六里地”和“六百里地”的区别欺骗了楚怀王,楚怀王愤怒之下失去理智,悍然对秦开战,结果两战都大败,真是丢人又输阵。

显然,这个看起来“很好玩”的故事,应该又是假的,又是“好事者”瞎编出来的,居然还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正史。而后人出于对张仪等纵横家的盲目推崇,就信了这种鬼话,结果导致楚怀王都成了一般人眼中的蠢货。

然而,楚怀王毕竟是一国国君,他会那么蠢么?若是他真那么蠢,一百年后,项梁复楚的时候会打出“楚怀王”这个蠢货的招牌?那不是给楚人添堵么?

▲楚怀王

一、前314-前313年的战国大势

要探寻历史的真相,只能回到历史中去,做尽可能地逼近。

先从秦国说起吧。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组织了“五国合纵伐秦”,五国分别是楚、魏、韩、赵、燕,以楚怀王为“纵约长”。这说明当时的天下大势是秦国孤立,齐国看戏,合纵占据了上风。

秦国自然要强力反击,它利用外交手段分化了五国联盟中的楚、燕两国,又在函谷关之战和次年的修鱼之战中大败魏韩赵三国联军,第一次“合纵伐秦”以虎头蛇尾、失败告终。

对此,合纵的主导者公孙衍固然不会服气,他的死对头张仪也觉得没完,毕竟公孙衍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张仪脸上自然挂不住。

因此前316年,公孙衍担任国相的韩国进攻秦国,一来是要继续合纵大业,二来也有为修鱼之战报仇的心理。而张仪针锋相对,在“秦并巴蜀”的战略讨论会议上,他就力主东向攻韩,彻底打掉公孙衍的嚣张气焰。

虽然张仪没有辩论过司马错,秦国这一年将重心放到了西南的巴蜀上面,但这不表示秦国就没有了其它动作。前316-前315年两年间,秦国在东侧不仅打退了韩国的进攻,也有进攻韩两国的小型战争记载。

前314年,从平定巴蜀腾出手来的秦国正式继续东进大业。秦军在名将樗里疾的率领下,将三晋先后教训了一遍。

对魏国是夺取曲沃和焦等地,这一战虽然史书轻描淡写,但对魏国的创伤应该不小,因为其后几年,魏国都坚决地站在了秦国一方,这可是有史以来极为罕见的现象。除了当时齐国、楚国对魏国的压力,原因应该出自这一战。

对韩国是岸门之战,这个我们以前说过,樗里疾击败了公孙衍,斩首万余,韩国没有办法,只好派遣太子仓去秦国为质,秦军才休战。

对赵国则是蔺之战,秦军攻占该地并且俘虏赵将赵庄。此时已是前313年。

经过这一轮战争,秦国基本打服了魏韩赵,彻底破坏了合纵,再加上燕国,秦国主导形成了新一轮的五国联盟。

对此,楚国和齐国当然不能坐视,它们不仅迅速结成联盟,而且对五国联盟发起了进攻,寻求战略上的主动。

在东侧,齐国联合宋国进攻魏国,包围了煮枣。

在中间,楚国派出上柱国、名将景翠出兵韩国的雍氏之地,攻打韩国,同时配合齐国对魏国做两面夹击之势。

在西侧,楚国(据说有部分齐军加入)则进攻秦国的商於之地,也就是一般说的张仪所要献给楚怀王的六百里地。这个地方位于武关东南、丹水淅水区域,是当时秦楚之间相互进攻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且又位于两国边境,所以楚国西向进攻秦国,商於之地首当其冲。

也就是说,这一年的态势是战国“世界大战”又要爆发了,都说不清这是第几次战火烧遍全国了。

▲前313年世界大战前夕

既然是世界大战,不要以为没提到的国家就会闲着,而且上述所说的事情,居然还都不是当时最大的焦点。

最大的焦点,在燕国。

前318年,燕王哙不知道脑子哪里出问题了,居然玩了一出将王位“禅位”给国相子之的闹剧。燕太子平自然不爽,于前315年在齐国的暗地支持下和子之相互开战,燕国开始内乱。

最终太子平落在了下风,于前314年向齐国求援。

此时秦韩应该正在进行岸门之战,韩国是齐国的历史盟友(参考马陵之战),但在内部讨论后,齐国还是决定放弃救援韩国(这也是之后韩国抛弃齐国、投靠秦国的主要原因),出兵燕国。

在名将匡章的指挥下,尤其是燕国老百姓因对上层失望而采取不抵抗配合,齐国居然轻轻松松地就灭掉了燕国。

这对当时的国际社会无疑是巨大的震撼,是其它各国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尤其是赵国,它与齐燕两国相邻,齐国吞并燕国,怎么说都是赵国的巨大战略失败。当时赵国国君是有名的赵武灵王,他当然不能坐视,立刻发起强力反制。而包括秦国、楚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也都明里暗里地支持赵国和燕国,希冀将齐国从燕地驱逐出去。

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尤其是攻占燕国后齐军的滥施暴行激起了燕国老百姓的强烈愤慨,估计各种暴乱乃至游击战此起彼伏,齐国内忧外患之下,没有办法,只好退出燕国,默认燕国复国。赵武灵王从韩国请回燕公子职,派兵送回燕国继位,是为燕昭王。

这就是大概前314-前313年燕国的局面,虽然这一块没有打大仗,但显然它才是当时国际社会的最大焦点。而这两年中,齐军和赵军一直在燕赵边境紧张对峙,局势不是没有一触即发的可能。

南方的越国也没闲着,当时的越王无疆看着中原大乱,蠢蠢欲动,打算趁火打劫。

越国的进攻对象只有两个,齐国和楚国。越国最先是计划北上进攻齐国,对此有说法是被魏国撺掇。因为越国是晋国对抗楚国的历史盟友,晋国解体后就由魏国续上了这个传统友谊,当时魏国在东侧被齐宋联军包围,越国若是出兵攻齐,自然是对魏国的有力解围。

但是,在齐国的“忽悠”下,越国居然调转枪头,向西进攻了楚国。据说齐国的说辞是“楚国现在分兵多路,正是内部空虚的时候,你们还是抓紧去打楚国吧!”(《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其实当时齐国就不空虚么?如前所言,楚国分兵两处进攻秦韩,但齐国也分兵两处啊,分别在魏国煮枣和燕国。但越国就是听信了齐国,估计私下里没少拿到好处。

大概是觉得对魏国很不好意思吧,越国次年给魏国送去了战船三百、箭五百万支,还有犀牛角、象牙等物品。(《竹书纪年》)

以上便是这两年的国际大势,看起来可能有些纷乱,其实没那么复杂。概括一下就是齐国灭了燕国,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秦国通过对三晋的轮番战争和外交行动,主导成立了针对齐国的秦魏韩赵燕五国联盟;在这种形势下,楚国选择和齐国结盟,实在是太自然不过的事情。

而两大联盟相互对峙,开战在即。

▲前313年战国大势图

二、楚国的外交抉择

弄清楚了这个历史大背景,我们就能明白两个基础情况:

一、齐国因为攻灭燕国的巨大成功,成为了五国联盟的头号敌人,这也是秦国和魏国等国坚决联合、对抗齐国的根本原因。

二、正因为要先打齐国,张仪出使楚国的终极使命是拆散齐楚联盟,为攻打齐国营造更好的战略态势。

但是很显然,当时的楚国都已经在西侧进攻秦国的商於之地,别说拆散齐楚联盟,想让楚国退兵乃至保持中立都难度极大。

对此,一向口舌如簧、无往不利的张仪显然也心里没底:“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准备好车马钱粮吧,我去试试看。

也就是说,因为可以想见的难度,张仪也不敢跟秦惠文王拍胸脯打包票,否则要是完不成,不是打他自己脸么?作为纵横家,张仪可能的确喜欢口出大言,但真涉及到自身处境,恐怕他不会傻到给自己挖坑。

此时应该是前313年,张仪来到了楚国。

按《史记》的记载,楚国的接待规格极高:“虚上舍而自馆之”,不仅提供最好的馆舍,楚怀王还亲自去见了张仪。这个事是真是假很难确定,从当时的态势和常理推演,张仪是有求而来,该主动的人应该是他而不是楚怀王。但也难说,如果楚怀王就是推崇张仪,那先自降身份去见他,也不是没可能。这个姑且存疑。

关键是两人或者说两国谈成了什么。《史记》等史书就说这个时候张仪开始“忽悠”楚怀王,答允将商於六百里地送给楚国,条件是楚国要和齐国绝交。楚怀王相信了张仪,就宣布和齐国断交。之后张仪回国,以车祸受伤为由诈病不上朝,楚怀王还担心和齐国断交的不够,又派人去齐国当面骂了齐宣王一顿。结果张仪玩出了“六里”代替“六百里”的诈术,把楚怀王气的几乎吐血,从而发兵攻秦。(《史记》、《资治通鉴》等)

这个事,如果结合上述所说的历史背景,一眼就能看出是扯淡,纯属后人瞎编,根本站不住脚!

原因很简单,一句话就能戳破,那就是——

不管张仪此行能达成什么结果,至少惹怒楚国是他绝对不该干的。

他此行的使命大概有三个层次,最好是拆散齐楚联盟,让楚国“反水”,也加入合纵伐齐联盟;其次是拆散齐楚联盟,但拉拢不了楚国加盟,也就是让楚国保持中立;再次是,就算拆不散齐楚联盟,起码要让楚国同秦国和解,停止楚国对秦国商於方向的军事进攻,让秦国能专心对付齐国。

无论从以上哪一层次的目标出发,张仪都不该也不敢忽悠楚怀王,因为这么做的后果无疑是将楚国全面推向齐国,从而强化齐楚联盟。这不仅和张仪此行的初衷完全相反,对张仪、秦国乃至五国联盟来说,无疑是真正的“愚蠢”之策,如此简单的道理张仪不会不懂,更不可能干出这么低级的事来。

这也是《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因为如果楚国真的和齐国彻底绝交了,下一年两国怎么又突然联合了?难道齐宣王真的只是顾全大局、拿楚怀王这个“活宝”没办法?齐宣王可是被楚怀王派人当面骂的狗血喷头啊……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所谓的“张仪欺骗楚怀王”及后续相关一系列事件根本就没实际发生过,这中间不合逻辑、不符常识的地方实在太多,纯属虚构,根本不可信。

而对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再衍生出各种认知和演绎,比如寻找“楚怀王到底为什么这么蠢?”的答案,对此真不知伊于胡底。

那张仪和楚怀王到底谈成了什么呢?其实历史有记载,那就是秦国以割地求和平,割让了哪些土地呢?后来的《诅楚书》中说:“遂取吾边城新【皇阝】、【於阝】、长、亲女,吾不敢曰何。”其中【於阝】应该是於中,这几个地方应该都隶属商於之地。

这才是符合实际情况和情理的,因为商於之地正是两国的交界处,又是当时楚军在攻打的地方(甚至可能已经打下来了),秦国要割让土地,自然只能从这里出。

也就是说,商於之地当时很可能已经在楚国手上,又通过后续的官方确认,正式划归给了楚国。所以后来秦国写《诅楚书》才说“吾不敢曰何”——俺吓得不敢说话,只能承认。

如果只是如此,那张仪恐怕不好意思回国,毕竟这个事对秦国来说不太光彩,张仪也只是达到了此行的最低目标。所以张仪继续努力,秦楚达成了互派重臣做国相的协议,比如张仪不回秦国了,就在楚国担任令尹,楚国也派遣屈匄去秦国当丞相。

应该说,这是张仪争取到的一个重大胜利,虽然表面上齐楚联盟没有破裂,但实际上楚国已经选择了重新站队,也就是张仪达到了第二个层次的目标,实现了楚国的事实中立。至于张仪到底怎么劝说的楚怀王,已然没有了记载,但从结果可见,张仪的确盛名不虚。

▲张仪

而楚国有名的纵横家陈轸此时站了出来,劝说楚怀王。他劝说的实际内容应该是楚国不该站到秦国这一边,而是要继续实质维持齐楚联盟。楚怀王选择了暂时听信张仪,但对陈轸的劝说,楚怀王实际上是听了进去的,这个待会再说。

这就要分析当时楚怀王乃至楚国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外交抉择,这个问题才应该是这段历史真正的真相所在。

首先,楚国对齐国到底是什么态度。可以明确地说,齐国攻灭燕国,楚国也是很嫉妒的,在各国“谴责”、向齐国施压的时候,楚国同样不甘人后,而且楚国甚至有过联合魏国攻打齐国南方,“围齐救燕”,逼迫齐国从燕国撤军的想法。燕国复国后,楚国和齐国选择结盟,是被秦国等五国联盟逼迫下的必然选择,并不能说明齐楚联盟真的多牢固。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齐国而非秦国才是当时世界的霸主国或者说头号强国,无论是国家实力还是名望(齐威王仅次于魏惠王称王),齐国都要超出秦国一头,尤其是灭燕的巨大成功,更是让整个世界嫉妒恨却也羡慕。对楚国来说,虽然迫于形势,不得不和齐国结盟,但显然,当时最强大的齐国才应是楚国的终极敌人。

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明白楚怀王在齐秦之间的摇摆了,一方面楚国要联合齐国对抗五国联盟,另一方面楚国也希望五国联盟能削弱齐国。个中的实质,其实也就是张仪和陈轸两个人的两种立场和观点的交锋,他俩真正争的应该是这个。

也就是说,楚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选秦还是选齐?

楚国当时的优势是拥有这个选择的主动权,所以张仪不惜以割让土地来争取楚国,可谓下了血本,可以想到,当时齐国肯定也派出了使者来争取或者说维护齐楚联盟。(很大可能是张丑。)

从楚国自身的利益出发,就不难理解楚怀王会做出“临时”选择秦国的决策,因为答应秦国,起码可以获得可见的利益(秦国割让土地),而且又可以坐山观虎斗,坐收齐秦相互开战的巨利,何乐而不为?

因此,楚怀王此时的选择实际上是“两头吃”,既从秦国那里获得了实际利益,又没有公开得罪齐国,虽然暂时偏向秦国,但事实上还是中立,甚至军事上依然实际配合齐国。

也就是说,陈轸的建议楚怀王同样采纳了。他俩之间没有截然的对立,楚怀王更没有多次让陈轸闭嘴、别说话的幼稚举动。

而齐国当时备受孤立,对于楚国的这个选择虽然不爽,但也无奈,毕竟楚国没有挑战齐国的底线、公开加入五国联盟,是唯一一个齐国可以争取的盟友,注定不能得罪。

而且,当时的楚国并非只是在齐秦之间做选择,然后等着看戏。它也有自己的盘算,那就是联合秦国,进攻韩魏。

楚国这一举措的实质,其实是破坏五国联盟。这充分说明楚怀王的战略视野极为开阔,表面上看,是张仪说服他在齐楚联盟中站到中立立场,但同步的,楚怀王也通过和秦国的联合来寻求分化五国联盟。

也就是说,楚怀王的决策照顾到了楚国的两方面利益诉求,既寻求削弱齐国的可能,也寻求削弱五国联盟的可能。

所以,楚怀王不仅不愚蠢,甚至可以说很高段,起码表现出了当时的大国国君或者说政治人物的正常决策水准。

这才应该是符合历史的认知。

三、秦楚是怎么闹翻的?

问题出现在韩魏上。

秦楚虽然停战了,但楚国的景翠还在围攻韩国的雍氏,事实上也仍在配合齐国宋国在东侧围攻魏国的煮枣等行动。

作为五国联盟,韩魏自然要向秦国求援。

可以想见,此时的秦国会有多尴尬,韩魏是之前的盟友,楚国是刚刚争取到的准盟友。秦国原本是希望大家可以团结起来打齐国,但现在却是楚国希望联合秦国打韩魏。

秦惠文王当时的头估计够大的,而整个局势也是够乱的,各国各有诉求,而且互不相让,秦惠文王和张仪能摆平各方么?

这又是新的一轮外交纵横战,而且涉及到秦楚韩魏齐等国,实际上是“世界大战”前各国外交层面的最后努力。

最先出招的应该是楚国,楚怀王派出他的宠臣景鲤前往秦国,劝说秦惠文王不要帮助韩魏,当然最好是能反过来,帮助楚国打韩魏。

这一点当然不符合秦国的利益尤其是攻打齐国的计划,而且秦国处境尴尬,因此只能采取居中立场,作为中间人调停楚韩魏、齐魏等正在开战的各国。

经过甘茂的运作,秦惠文王和魏襄王在蒲坂相会,魏惠王明确表达了不与楚国联合的诉求,秦国要是能调停齐魏最好,如果齐魏讲和了,那么秦齐魏联合起来,大家一起打楚国。估计当时魏国和楚国的矛盾极深,不然魏襄王不会如此决绝。

这个事情还有个插曲,就是魏国方面在会前提出谢绝楚国相关人员与会,但秦惠文王从秦国攻打齐国的长远计划出发,希望能够弥合魏楚之间的矛盾,因此还是决定带上景鲤。

估计景鲤来不及请示楚怀王,就擅自跟随秦惠文王参会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楚怀王立刻火冒三丈,因为景鲤参会将给齐国传达一个严重的错误信息,会让齐国误以为楚国和秦国、魏国真正结盟了,从而与楚国断交,对齐楚联盟造成根本伤害。

这个反应说明楚怀王的战略大局观还是相当清晰的,楚国要攻打韩魏乃至对抗五国联盟,齐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盟友,齐国的底线不能挑战,那就是楚国绝不能公开背叛齐楚联盟。

应该是迅速派人向齐国做出了解释,所以齐国方面得知了实情,不仅没有怪罪楚国,反而明确拒绝了秦国对魏齐之间的调停。

补充一下,对秦国来说,调停齐魏显然不是出自真心,秦国巴不得两国一直打呢,这样秦国后续才有攻打齐国的机会,秦国这一举动应该主要是做给魏国和国际社会看的,走个过场而已。

这个事竟给了景鲤一个脱罪的借口,听说楚怀王要捉拿景鲤回国治罪,秦惠文王就派一个叫周最的人去和楚怀王说:“魏国本来是想同齐国讲和后讨伐楚国,但齐国看到景鲤参会,明白魏国不会真的攻楚,所以拒绝了秦国的调停。景鲤还是有功的。”(《战国策》)

《战国策》说楚怀王就此感激周最和秦惠文王,也没有再怪罪景鲤,这恐怕不是事实。景鲤没被处理,应该主要是因为没有造成实际恶劣后果,否则绝不会有他好果子吃。

而听说秦国和魏国相会结盟,楚怀王怎么可能感激秦惠文王呢?实际上这标志着秦国无视了楚国的请求,站到了魏国一边,楚怀王对此当然不满,只是此时秦国表面上还是中间人,并没有和楚国公开翻脸,正如同当初他选择站秦国给齐国造成的反应,楚怀王也不好发作。

但这个裂缝已经出现了,尤其是随着战场上的对峙和交锋,韩魏不停向秦国求援,楚国又要求秦国相助,大的形势逼迫着秦国无法再中立,必须要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站在秦国的立场,攻打齐国是它的战略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然离不开韩魏的帮,助而且应该是对楚国和魏韩两国的实力有过评估,总之,秦国最终只能选择韩魏。

因此这一时期,秦国外交层面的努力应该主要是针对楚国,希望楚国可以停止对魏韩的战争,大家一致对齐。然而这无疑是秦楚战略利益上的根本冲突,楚国绝不会背叛齐楚联盟,也就是说,双方根本不可能谈拢。

最终,相关的持续外交斡旋只能以失败告终,估计这一过程中双方对对方的不满也在逐渐加剧。随着张仪和屈匄的各自回国,秦楚正式翻脸,大战开启。

纵观整个过程,很显然,张仪之前对楚国所有外交层面的努力全都尽数付之东流,秦国实际上是做了无用功,还赔了商於之地。

也就是说,虽然说起来很讽刺,但历史的真相的确是:楚怀王不仅没被张仪欺骗过,反而实际获得了商於之地,还是秦国自己主动送上的。综合看起来,被“欺骗”的反而是秦国。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不是楚怀王或者说张仪的故意为之,而是当时纷乱反复的外交纵横局面中的一个反常结果。

所以秦国相当恼火,开战之前写了一篇《诅楚文》,就像前578年晋国写的《绝秦书》一样,把楚国尽情痛骂、诅咒了一番。这说明秦国虽然外交吃亏,有些气急败坏,但政治上却已经成熟了,学会骂人了:)

公元前312年伊始,秦国方面决定与楚齐开战,出兵救援韩魏,“世界大战”彻底爆发。

楚国先下手为强,屈匄率领驻扎在商於之地的楚军向西北进击,再次攻打秦国。秦军主力在魏章、樗里疾的统率下出武关,双方在丹阳之地展开决战。

丹阳之战,秦楚各自的兵力应该都在10万人以上,具体的战役计划、战役过程都已无考,结局是秦军大胜,斩首甲士八万,俘虏屈匄等七十余名楚军将领。

另一路秦军在甘茂的率领下,配合魏章所部攻占了楚国的汉中之地,将关中和巴蜀连成一片,大大紧密了秦国的版图。

此后秦军进行分兵,一部由樗里疾率领,东进救援韩国,在雍氏之地,樗里疾部击退了景翠率领的楚军,解了韩国的围。

其后,樗里疾部又东进煮枣,和魏军会和,齐宋联军见秦军来援,向濮水撤退。估计这个过程中宋军有反水之嫌,所以濮水之战齐军大败,樗里疾俘虏了齐将声子,名将匡章率领残兵退走,这大概是匡章平生唯一的败仗。

秦军一路高奏凯歌,所向无敌,但楚怀王却不甘心失败,据说他调动了楚国全国的兵力,发动了蓝田之战,和秦军拼死一搏。

蓝田之战最大的问题,居然是蓝田到底在哪里。

既有的说法都认为是在距离秦国都城咸阳不过百余里的蓝田,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可以说,这一战楚国推进了数百里,深入了秦国的腹地,甚至几乎打到了咸阳,虽然楚国最后战败撤军,但秦国的损伤显然也不会小,甚至都有了灭国的风险。

但是,这应该不是事实,这个蓝田,实际上是位于楚国境内,当时的楚国旧都鄢都和都城郢都之间。

从当时的战局推演,丹阳之战胜利后,秦军势必沿着丹水、汉水继续进攻,不仅攻下鄢都,而且推进到了蓝田。蓝田距离楚国都城郢都也只有百余里,所以楚怀王没有办法,只有调动全国兵力前来保卫首都。

也就是说,蓝田之战不是秦国几乎亡国,而是楚国几乎亡国,所以楚国想不出全力都不行,甚至于,包括景翠在韩国雍氏之地的兵力,之所以被樗里疾击退,都应该是为了尽快赶回国内,火线回援。

所以蓝田之战是秦楚真正的战略决战,尤其是楚国的自保之战,这一战应该打的异常艰苦,双方都损伤严重,战局一时之间极为胶着。

甚至于,因为是主场作战,楚国在战役进程中越来越占据上风。大概是感觉前景不妙,韩国做了墙头草,准备投向楚国,估计都已经和楚国展开接触了,但没想到秦军却突然打赢了,韩国只好若无其事地回归五国联盟……

当然,韩魏并不只是观看风向,作为秦国的盟友,它们也有实际表现,在秦楚决战蓝田的时候,两国从东方进攻楚国,一直打到召陵、邓等地,做出了有力配合。

在通常的说法中,韩魏这一举动被说成是楚国“腹背受敌”,因为全国兵力都去打秦国了,导致后院失火,楚军不得不从秦国撤回,实际上这个事并不存在,韩魏的进攻最多是牵制和配合,作用没有那么巨大,因为楚军主力都集中在了楚国蓝田而非秦国的蓝田。

蓝田之战最终以楚国战败、割地求和而告终,商於之地自然也回归秦国手上。

可以说,从头至尾,楚怀王的智商从未下线,但战场上打不赢也是没办法,不能以此苛责他。毕竟连齐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也打输了。

▲前312年世界大战示意图

以上。这便是丹阳、蓝田之战背后的历史真相,希望看完本文,会让您对这段历史有全新的认知,不再继续传播“张仪欺骗楚怀王”、“楚军打到秦国腹地”等根本不存在的说法。

而笔者对此感触最深的,无疑是“认知的陷阱”,其实以前已经说过,再重复一次:任何事情,只要把它当真,总能分析的头头是道,还看起来大有道理,比如如果相信“张仪欺骗楚怀王”这一事实,那么可以总结出张仪的各种牛逼和楚怀王的各种愚蠢,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有人认为楚怀王是深受中原礼乐文化的熏陶,是个道德君子,所以才上了张仪的当……

又比如,如果认定蓝田就是位于咸阳东南百余里的那个蓝田县,对于蓝田之战的理解自然完全不同,真的可以分析出秦国几乎亡国的结论,甚至于还有人说秦国被打的绝望了,所以才写出《诅楚书》来祈求神灵惩罚楚国……

也许最该做的事情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逼近真相后再分析,才不至于离题千里、不知所云。

希望与所有看过本文的人共勉。

(全文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微存在】,多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再传“张仪欺骗楚怀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