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App


百事孝為大,百善孝为先。


图片发自App


"孝"起源于公元前771年的西周,当时是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提出来的,当时包含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两层含义。


图片发自App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对"孝"的内涵最为权威的诠释,出自巜孟子.离娄上》,原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简而言之,见父母过错谏,是一孝,供养父母,乃二孝,娶妻生子,为三孝。


图片发自App


孟子的观念,人的本质是性善的,人性是天赋的,孝的善德当然也是天赋的,是人生而具备的秉性。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養。至於犬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的人以为养活父母就是孝顺了,而人们也有養狗和马这些牲畜,如果对父母没有心存敬意的话,那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图片发自App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行,孝之所由生也。"这是巜孝经》中所讲的,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应身体力行。

巜孝经》中还对孝之始,孝之终进行了总结,原文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图片发自App


巜二十四孝》,是古代蒙学经典,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在当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孝在今日社会,似乎是一个过气的字,特别在年轻人那更陌生。


图片发自App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图报,懂得待奉父母,重视孝道,是世人的美德。


图片发自App


"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巜心地观经》中这样说,告知我们,父母养育之恩深如大海,回报给父母最圆满的是孝道。

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推崇中国孝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一个家庭中,善待老人要做到孝,在一个国家里,善待老龄人群就要宣扬孝文化,让孝道代代传承。

如今,我对"孝"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可惜父母均以驾鹤西去,我也只能在中元节祭祀父母,以焚烧纸锭,放河灯,凭空遥望以示对父母的孝心,弥补遗憾之心。

孔子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之行,莫大于孝,让这个"孝"字永远烙刻在我们心里,做一个传孝道的使者,让孝的观念源远流长。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