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铺年代》:这样的中药味,我们都该细细闻一闻
思衣谷
今天自己点了清心堂的鲜石斛青榄露,这真的是应酬认识必备之好茶喔。推荐给大家。这种中药进入奶茶行业,自然是中药的又一次好创新,也是大家对美好健康生活、新喝法的新时代下的新追求。而适逢最近笔者也在读一本关于中药业的书籍《药铺年代》,也委实让孤陋寡闻的笔者见涨了很多中药知识,以及药铺这个行业的知识、概况以及满满的人情味。
《药铺年代》的作者是中国台湾中药专业人士卢俊钦,他可是高雄市凤山顺安中药房第三代传人,从小在中药堆里长大,擅厨事,懂味道,十余年来替不少业内人士研制专属麻辣锅香料,提供一对一中式香料咨询服务,目前为“朕店麻辣火锅”技术长、中国“熬八年台湾火锅”技术研发总监、“福伯本草养生屋”技术长。
此书一共分五辑。其中在辑一中,《顺安中药行,从二〇一九走回一九三六》《阿公的名牌》这些文章作者就带着回忆录的情感,抒发了对顺安中药行深深的怀念之情,这里我们可以读到作者的爷爷创业的奋斗史。此外也在《门神》中让我们读到作者的奶奶勤劳的妇女形象,一方面她会手工做斗笠,另外一方面扮演着药铺门神。而在作者看来,这是崇高的地位,也是他奶奶从年轻以来的唯一职业。
另外在辑一中,笔者看到很多因为药铺而来的童真的故事,如《屋顶上的晒药场》就讲述到非常活泼。作者以在屋顶放飞和养鸽子的趣事说起,继而讲到了屋顶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晒药场,其中就说到他们吃完橘子和荔枝,就会将橘子皮、荔枝核、荔枝壳抛向屋顶上暴晒而入药。这听起来都是十分有趣的,更不用这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而更为童真活泼的地方就是因为屋顶作为晒药场的存在,自然也成为了专属于小孩的飞檐走壁的好娱乐场所的。因为屋顶的各类药材是有受潮的因素,就需要人上去收药材。而由于屋顶不能老承重过大,于是收药材的重任就落到了小孩身上了,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孩子们上屋顶收药材的快乐。“幻想自己是电视上武功高强的人,享受飞檐走壁的快感。”这就药铺时代给予了药铺世家的作者多么美好的童年回忆啊。那是药铺时代,自然是令人怀念的,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的。
其中辑一的《哪里来的药材?》就童真地给我们读者涨经验了,那就是药铺家是会有大水缸的,但该大水缸不是储水或养鱼的,自然不会发生司马光砸缸的情节。因为药铺家的大水缸是不会放水的,而用来熏药材的。他们会将药材放在水缸里,中心腾出空间放一个小碗,碗里放硫黄,而药材之间也有缝隙,以便后续的燃硫黄的烟来让药材防蛀虫。
其中辑一的《保证!包医》就尤为突出了药铺的人情味,因为在那个药铺时代,与乡下的地方就医不方便,“包医”是算流行的,毕竟中医和患者的关系是各取所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的事情。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就更不会有医疗纠纷。“先生缘,主人福”就是当时普遍的价值观,在如今看来,药铺那个年代传递出来就是一种彼此信任的社会。
在台湾丧礼仪式中是有着“药忏”的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一剂中药和一个煮药的瓦罐,在丧尸的过程中是实际煮药,这个仪式重点是寄望逝者可以吃了该药忏后可以一路好走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去享乐,或者转世投胎,然后往生者就是把瓦罐摔破,这样的习俗是与药铺有很多关系的,而身在药铺长大的作者,自然会刨根问底到底哪些药忏具体是什么药,结果原来只是常见的四物汤。或者你会如作者一样疑问每个人的病死的病因都是不同,那么都是四物汤真的可以保证治愈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以的,这只是一种象征仪式。让在世的家属可以安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可以化悲哀为力量,很克制悲伤的情感,以一种理性的眼光来写到了自己的家母去世的事情,以此来一方面详细说到了药忏这个事情,另外一方面也写到了自己的父亲为因为中风而过世的家母,会真的抓了一次对症下药的“药忏”,那是一种“补阳还五汤”的加减方。而此药方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毕竟时值如今,都是常用于中风后的病人,做术后的调理以及改善中风的后遗症上都是很管用,这就说明不管生老病死,以及药忏的存在都寄托了一种药铺依旧不缺席的人文情怀。
此后,在作者的辑一的《也算药方一张,花椒一粒》文章中,就写到了花椒的药用作用,如果你在半夜里突然牙齿痛你会怎么办?作为中医的作者就毫不吝啬大方地免费给我们一个中药方子,那就是在牙痛的地方塞花椒。事实上,只要找些辣的辛香料,如大蒜、辣椒之类就也是可以止痛的,那为何作者单独选花椒呢?那是因为花椒不像辣椒那样辣过头,也不像大蒜气味大,更不像要喝酒导致头颅痛。综上,我们治牙痛上上策还是选择花椒为好,毕竟除了精准,还有一部独特的香味呢。
此外,在辑二的总铺师的菜单部分中。我们可以读到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药铺的转型是:在药柜子里是药材,到厨房就变香料。这里体现的作者的父亲对药铺不断发展创新的体现。在这专辑中,我们可以读到作者的药铺世家中,他们都毫不吝啬,也乐意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如就详细介绍了家庭版麻辣锅的取材,做法。另外还有小秘诀使得食物更为可口和有美的享受。其中的秘诀就说到了花椒需要泡湿,可以减少炒制时苦味的渗出来;还有就是牛油比猪油好的原因是牛油的香更有层次感。等等。
之后就回应前专辑的药忏内容,说到这种四物汤的具体制作方法和取材,原来四物汤就是当归三钱、熟地黄五钱、芍药二钱、川芎三钱。随后作者也详细说了做法,当然也说到了美味的小秘诀。如说到可以加排骨一起熬汤,因为排骨的油脂来温润药材的苦涩,最后加盐是可以提升口感的。
不仅在中国台湾地区常用的,同时也在中国内地,港澳,乃是世界的华人世界都非常熟悉的一例补汤,就要数发奶汤品花生猪脚汤了,但在作者这个药铺世家的制作方法中,我们可以跟着学习去做,是可以更为香气可口的。在这里中药世家的作者不仅将制作这道汤品所需的配料名称、重量都说得非常清楚,也毫无保留,而且连做法也解释的清清楚楚。体现的大公无私的精神,也体现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如精准的用料就说到:黄芪10克、黑枣5粒、枸杞15克、当归8克、川穹8克、猪脚一只、干花生300克、米酒半瓶、水3升。
在这样的基础,再配合作者的做法,以及还有应该注意的美味小秘诀,如枸杞熄火前再下,可保持汤头清澈;米酒分两次下锅炖煮,可减少米酒使用量并使汤品拥有浓郁香气;若有预先炮制的当归枸杞酒,乘碗时滴入更可增添风味;发奶汤品忌与参类同补。心思细腻的作者就这样事无巨细将药汤方子说给大家,为大家带来既营养又可口的好药膳之汤。
当然除此之外,作者也大方地为大家提供其他私房配方,如养血祛瘀的生化汤,还有弥月蛋糕,还有弥月麻油鸡酒;咸水鸡、翁仔烤鸭,以及作者父亲黑狗兄的赤肉汤,以及特色药膳——肉骨茶都是十分令人憧憬品尝的。
而在第三辑就说到了内用、外服与道具这些药铺的其他方面,如介绍了跌打损伤——牛屎膏的亲身经历,以及还说到了紫云膏是怎么制作的过程。此外还描述了贵夫人的养颜圣品、珍珠玉容散,其中提到的玉容散还说到了慈禧太后的故事呢,是不容错过的。此外,也说到犀牛角水是怎么磨的方法,最后作者也提供了制作私房胡椒盐以及五香粉,委实是很好的美食配料指南。当然这里作者也必定要发扬阿公和老爸的成就,那就是那两代人的七厘散配方,体现了一种药铺的传承和为民做出的贡献。
第四辑的后记,就收到自己接老爸的班的心得,以及对父亲的无限敬意,这在《我永远的黑狗兄》就说明了作者对父亲的浓浓爱意。最后的辑五,作者就图文并茂地就说到了香料、药材一览,给我们大开眼界地说明了中药的一些品种和常识。
而这本书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一家传统中药铺“顺安中药行”的经历和社会变迁而书写下来的备忘录,这本书承载了充满烟火味的旧日时光,是值得每个人留恋和怀思的。此书也是对那个物资匮乏但充满邻里温情时代的回忆录;是中医药行业从业者的回望,更是展望。这本书里,有发生在传统中药铺里的热闹的作者的童年以及成长的故事,也有作者无私分享的私房配方,有真情,有智慧,飘散着浓浓的中药香!
这样的中药味我们都该细细闻一闻。因为那些中药以及药铺的存在寄托了一种药铺依旧不缺席的人文情怀。药铺不仅存在过去,而中药的存在也会一直传承下去的。中药和药铺也会存在在我们的未来的。因为这些都记载着中国人乃至世界人们对健康,对美好生活,美好人际关系的追求。这种中药味也是来自中国的浓郁的对人对事对物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