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强化学习训练】打卡第二十二天 一期90天

11.1.2太阴病条文10.20至10.26

条文10.20至10.26讲解

*【10.20】太阴病,渴欲饮水,饮水即吐者,此为水在膈上,宜半夏茯苓汤*

半夏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茯苓四两  泽泻二两  干姜一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再服,小便利,则愈。

太阴病是中焦虚寒的体质,纯粹脾胃的病

太阴病,嘴巴很渴,喝了水又吐:五苓散

五苓散证:口渴,喝水想吐之外,伴随着小便不利,太阴病不一定有小便不利。

作用:调的是人体的水从喝进去到排出来的一整条路

半夏茯苓汤:太多湿气堵住身体就不能把水吸收转上来,膈上有痰饮,因此人会发渴,的水气撞上,又觉得水太多了,就让你吐,水气撞上,就会吐吐。脉沉沉塌塌,或偏弦,有痰就偏弦,喜欢抱东西,拉肚子,以吐为主

作用:要把挡路的某样东西拿掉搭一条畅通的路。

成份:

半夏:把多余的水拔掉

茯苓:帮助小肠子吸水(这时候以抽水为主,因为口渴)

泽泻:一方面抽掉不要的水,一方面把水转上来

干姜:加一点生脾阳

煮的时间短:让药性比较粗糙,药性更快

*【10.21】  太阴病,下利,口渴,脉虚而微数者,此津液伤也,宜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

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芍药甘草汤:养阴养津液的药

拉肚子,嘴巴很渴,以口渴为主证的,拉肚子加口渴。

脉虚或微

津液伤了,阴虚又气虚,肠胃道抽水的能力,吸收水的能力不好(气虚),加人参

白术跟茯苓都是能够让肠胃道吸收

茯苓:能把消化道里面多余的水抽掉;

白术:能把食物里面的能量、营养一起同步吸收的;

芍药:能够从脾胃把水吸出来,让药性被人体吸收的更好一点

*【10.22】  太阴病,不下利、吐逆,但苦腹大而胀者,此脾气实也,厚朴四物汤主之*

厚朴四物汤方

厚朴二两(炙)  枳实三枚(炙)  半夏半升(洗)  橘皮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脉沉,消化力量比较虚,不拉肚子、不吐,总觉得自己肚子很大,没事忽然肚子鼓起来,这是脾气实(脾气实塞住不通,才会胀)

厚朴、枳实:

半夏:消痰饮

橘子皮:把气往下降,通气行气的

*【10.23】  太阴病,不吐、不满,但遗矢无度者,虚故也,理中加黄芪汤主之*

理中加黄芪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黄芪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脾胃是虚的,不吐,也不胀满,老是要上大号,大便比较偏稀的,因为脾胃虚,所以一直啪嗒啪嗒往下掉。理中加黄芪汤

膀胱气化能力不足:尿频;

脾胃力气不够:便频。

黄芪是中药里面补气最强的药,纯粹气虚用黄芪最有效。

脾胃虚冷,天气冷了吐血出血,容易手脚肿,脾胃行于四肢的气不足造成的手脚冰冷:理中汤;

呕逆,吐酸水:理中加半夏汤;

吃生冷的水果和冷饮多了造成的脾胃虚寒,热气上冲形成的口疮:理中汤;

中焦虚寒造成的血糖不能归位:理中汤。

*10.24 太阴病,欲吐不吐,下利时甚时疏,脉浮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要吐不吐,拉肚子一阵一阵的,脉浮而涩太阳病内陷到太阴,脉涩:病邪要进不进,要出不出,气不通畅

去芍药:去掉桂枝汤往里推的药性,全部往外推。

茯苓,白术:补强脾胃的运化机能,吸水机能。

桂枝去桂加茯苓汤:胃闷闷重重的,尿不出,胃部吸水不下来,水路不通造成的后脑勺发僵,脉浮,看起来像太阳病,其实不是外感,而是里症。

*10.25 太阴病,吐逆,腹中冷痛,雷鸣下利,脉沉紧者,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阴的标准脉是沉而无力,但这里是沉紧,说明这是克出来的太阴病,太阴病里杂有柴胡证。

肝胆克脾胃造成肚子痛,肚子咕噜咕噜响,拉肚子,呕吐,脉沉紧: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方:标准的肝乘脾,脾胃虚的方子。

*10.26 太阴病,有宿食,脉滑而实者,可下之,宜承气辈;若大便溏者,宜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方

厚朴三两  枳实三两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阴病的人脾胃虚,处理宿食的时候用药比较保守。

太阴病有宿食,脉又滑又有力,代表肠胃还有能量,可以用承气辈有大黄的药来下大便。

下焦脉涩,上焦脉浮,肚子痛,拉稀,这时应先补太阴的能量,加强脾胃的运化机能:加白术甘草。

你可能感兴趣的:(【伤寒强化学习训练】打卡第二十二天 一期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