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舞台剧搬进电影,这10部戏别具一格!

星期五言:说到舞台剧与电影,两者彼此自然都有对方所取代不了的优劣势,比如说舞台剧视线的可选择性与电影景别、剪辑、蒙太奇的主观引导;比如说舞台剧的现场性与电影画框的束缚;比如说舞台剧对演员功底的要求以及电影对电脑科技的依赖等等。当然,这些差异不代表两者就水火不容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舞台剧融入了多媒体概念(把影像搬上了台,打破了舞台剧传统的概念,充满了实验性);而电影更不用说了,早在一百年前,一些导演就开始搞“融合”了,像格里菲斯、卓别林...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这种融合手段更是趋于炉火纯青的地步。

以下推荐10部电影或是通篇采用了舞台布景的方式,融合剪辑与镜头运动把故事讲了出来,或是在电影故事中穿插了类似“戏中戏”的舞台剧表演,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些电影都是具有实验性与创意的,其效果也不言而喻。当然,你在看这些电影的时候还能过把戏瘾!

“星期五文艺”上片——

1、《国王与我》(1956)

原名:The King and I

导演:沃尔特·朗

国家:美国

「推荐语」这部电影中穿插的由王妃编、导、演的那场舞台剧着实精彩至极!不光剧目本身的场面、服装、舞蹈、表演华丽养眼,而且剧情做到了表演者戏里戏外身份的呼应对照,戏中有戏,更加增强了整部电影的张力与感染力,应用巧妙。

2、《楢山节考》(1958)

原名:楢山節考

导演:木下惠介

国家:日本

「推荐语」我认为这部半世纪前拍摄的日本电影真的已经把舞台剧与电影结合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不论是舞台戏剧光的运用,还是镜头的运动都恰到好处。它让你能同时在一部片里感受到舞台剧、电影的双重魅力。当然,其电影故事表达的老龄问题也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3、《最后一班地铁》(1980)

原名:Le dernier métro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国家:法国

「推荐语」这部出自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佛之手的电影,从辩证角度探讨了艺术与现实、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

4、《推销员之死》(1985)

原名:Death of a Salesman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国家:美国

「推荐语」电影根据经典戏剧《推销员之死》改编而成。其镜头运动、剪辑的电影手法与舞台灯光布景以及表演交相呼应,戏剧张力十足。值得一提的是,达斯汀·霍夫曼的表演更是让这部电影别具一格。

5、《子弹横飞百老汇》(1994)

原名:Bullets Over Broadway

导演:伍迪·艾伦

国家:美国

「推荐语」这是一部再典型不过的“伍迪艾伦式”的幽默讽刺剧了。讽刺的便是那些满口“艺术”的艺术家们!而这种讽刺导演便是通过“台上”与“台下”的对照完成的。

6、《万尼亚在42街口》(1994)

原名:Vanya on 42nd Street

导演:路易·马勒

国家:法国\美国

「推荐语」一群老戏骨凑到一起,排练一出戏剧,而这出戏剧便是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准确的说这是一部戏中戏,但它让你看着看着就忘记了演员与角色的双重身份。原因很简单:电影中那舞台剧的剧情太吸引人了,那些演员的演技太厉害了!

7、《昨天》(2001)

原名:昨天

导演:张杨

国家:中国

「推荐语」这部电影里的贾宏声就是演员贾宏声自己演的,我相信连他本人也分不清舞台上、舞台下,电影里、电影外哪个是真正的自己了。这也是这部电影厉害的原因之一。

8、《狗镇》(2003)

原名:Dogville

导演:拉斯·冯·提尔

国家:丹麦

「推荐语」这部实验性电影在摄像机前直接进行了舞台式的搭景,同时又进行了电影式的表演与剪辑。让你既能找到舞台剧那种现场的魅力表演,又能感受电影般的视角变化。

9、《鸟人》(2014)

原名:Birdman or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国家:美国

「推荐语」这部一个镜头到底的电影讲述的是一群百老汇舞台剧演员戏里戏外、台上台下的故事。借此我们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那些舞台剧演员是怎样在频繁的人生与舞台之间转换角色的。当然,这部电影吸引人的地方还有它超强的实验性拍摄手法以及无拘束的想象力。

10、《推销员》(2016)

原名: فروشنده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国家:伊朗

「推荐语」一个戏剧演员,一边得忙着排戏,一边又得顾于生活家庭中的矛盾。如果你能多少了解“推销员之死”的故事,便不难看出导演的戏里戏外对比的用意,便能感受到一个处在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艺术家的矛盾与无奈。另外一点值得注意:这个故事发生在“伊朗”!



与我们一起观看经典电影,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你可能感兴趣的:(将舞台剧搬进电影,这10部戏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