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小孩子呀!

这本书可以算是我的童年启蒙书,在三年级我的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送给了我这本书,我当时还读不懂,但是后来,我每个假期都会把这本书通读一遍,它治愈了我。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随和、亲切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感动和笑声,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书上的小学,我愿意读一辈子。

一、在电车里上课的巴学园

小豆豆是个天性烂漫、精力充沛、毫无纪律、不受拘束的孩子。她被普通学校视为问题学生,却在巴学园长成一个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知书达理、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好孩子。或许她本性如此,巴学园只是很好地维护、引导她本性的发展。

这所由教育家小林宗作一手创办的小学,老师中有他的大儿子巴、学生中有小女儿美作,他自己任校长。小林先生富有热情、满怀信念地创办了这所小学,虽然它的存在非常短暂(1937年-1945年),虽然全校学生只有五十来人,但他潜心研究教育之道、悉心培育每一个学生,细心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长处,这种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呵护巴学园学子快乐成长、成才:

小豆豆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小豆豆的同学有的成为世界卓越的物理学家、有的成为国内顶尖的植物鉴定专家、有的成为大学老师、有的成为医生、有的创立美术设计公司、有的成为资深发型师。总之,巴学园的学子长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包括曾经的问题儿童。

这无疑是成功的教育基地。这也使巴学园成为如今许多人梦想中的学校。可惜巴学园已不复存在。可幸综合全书,仍可对巴学园当年优秀的办学理念知道一二:

平等尊重。小豆豆第一天去面试,校长小林宗作陪她聊天四个小时。“在那以前及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听小豆豆讲话。”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就是认真听她说话,哪怕她说得毫无条理,大人听得一头雾水,也是最有效的交流——孩子的表达欲得到满足、大人获得了解孩子的机会。而且这份尊重,使孩子深刻体会到自己值得被尊重,是自信的基石。

小班教育。巴学园全部学生才五十来人,按年龄从年级一至五分成五班。每个班十个学生左右,配备一个老师,分别在废弃的电车里上课。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

开放教学。巴学园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天早上,由学生自己决定先从哪个科目开始。于是同一个电车课室里,有的写假片名、有的做物理实验,互不干扰——大家都心无旁骛地做着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这锻炼了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控力,即使在嘈杂的人群,也能静下心来专注自己的事。

形式丰富。如果学生们都完成了功课,老师就会带他们到野外散步,实地认识花草树木、历史古迹、村庄人烟。无意中,孩子们学习历史、生物、理科等知识。此外,还会不时举办露营、温泉之旅、找妖怪、茶话会等活动。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

注重实践。小林先生请来真正的农民旱田,教孩子们庄稼知识,并让孩子们亲自到田里去摸索、实践如何种庄稼。教材结合实践的形式,使孩子的认知更全面。

因材施教。巴学园有个不能站立走路的孩子高桥君,运动会上小林先生针对他的条件专门设计比赛项目,让他不知不觉中获得冠军,帮助高桥君建立自信心,后来高桥君在工作中负责人际关系协调工作。

鼓励探索。小豆豆的钱包掉进粪池里,她把粪便一勺勺掏出来找钱包,被小林先生看到,他只是要求她事后恢复现场原状,没有责骂她,也没有对她提供帮助。实质是鼓励她自由探索,有效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满足好奇。巴学园深夜要运来新的废弃电车做图书馆,孩子们很好奇庞然大物电车怎样搬动。小林先生允许孩子们在学校里过夜,亲睹电车搬运过程。好奇心得到满足,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向上的人格。

称赞表扬。小林先生从来不打骂学生,即使小豆豆做错事,他也只是说“请为这件事道歉”。这种对事不对人的教育办法,教育孩子明辨是非。他平常说得更多的是“小豆豆,你真是个好孩子”。正面的鼓励及认可,给予孩子极大地自信,使她更勇敢地展现个性。“或许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每每一读,我都会感觉很温暖。

你可能感兴趣的:(《窗边的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小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