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批评表扬 | 为什么要把批评裹在表扬里?

“打一巴掌揉一揉”好使吗?


今天我们会提到三个日本人,看来日本人对于批评和表扬,特别有心得。




第一个日本人,日本学者染谷和巳,写了一本书,叫做《上司不成为魔鬼,组织就无法运行》。书里介绍了一个小实验:研究者们把一家公司的领导,划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是:批评的小组、表扬的小组、什么也不说的小组、适度批评适度表扬的小组。一段时间后,考核这四个小组的工作成果。




排名最糟糕的是,什么也不说的小组;好一点的是,光批评不表扬的小组;再好一些的是,光表扬不批评的小组;而成绩最高的,是适度批评也适度表扬的小组。




看来,“打一巴掌揉一揉”这个俗到家的套路,还是好使啊。




批评和表扬,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容易,你得看得细、看得准,还要做到合理公允、没人喊冤。这么麻烦的事,管理者还要坚持做,背后的目的无非是这么两点:




1.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叫做“行为主义”。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人的行为表现,之所以发生改变,是外界强化作用的结果。在管理范畴里,表扬是正向强化,批评则属于负向强化。认可或者否定,是对员工未来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引导,换句话说,不是为了之前,而是为了以后。




2. 公司是一个群体,你的批评或者表扬,看似是瞄准一个人在说,实际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所谓杀鸡给猴看,目的不在某一棵树木,而在整个森林。


当然,通常来说,我们表扬一个人,一定要当面表扬,让所有人都听见。而我们批评一个人,一定要私下说,被批评者会很感激。通常我们说的:“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批评和表扬要讲技巧


那批评和表扬是不是一样有用呢?




行为心理学当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讲的是:两个教练,各自训练水平相同的队员,但用的方法不同。教练A会说:“很好!打倒了7只。”教练B会说:“还剩3只没倒,你留着凹造型呢?”一个以表扬为主,一个以批评为主。这个实验重复做了很多次,结果都差不多,A教练带的队员,成绩持续提升,B教练带的队员,几乎没什么长进。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在于,批评一个人,你不可避免地会连带伤害到他的自信和自尊,结果就是,他变得越来越怕,怕犯错,怕承担结果,进而他会躲,因为做得越少出错的机会越少。




相反,表扬是一项“开发宝藏”的工作。越表扬,他越有信心,越愿意练习和尝试。受到积极鼓励的行为,会占去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把不好的行为也给“挤掉”了。




聪明的管理者,不是只表扬,不批评,而是会套用“二八原则”,多表扬,少批评。




批评和表扬,还有什么更高阶的技巧吗?老路送你两个方法,还是,下属要什么?领导还要给什么?





一句话记住“批评表扬”


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




具体怎么做?有两个方法:




第一,下属要:把批评藏在表扬里。可以批评方法,但别忘了表扬动机;可以批评结果,但别忽略了表扬过程。用表扬包裹批评,人们更容易接受。




第二,上司给:把表扬包在批评外。批评分情境,可以按照你和下属的关系远近,以及他的个性成熟度,来决定把一层批评,包在几层表扬里。



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不忘了表扬下属。碑文上写:“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那些比他更聪明的下属相处的人。”你能理解,为什么卡耐基是人际关系学的教父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039 批评表扬 | 为什么要把批评裹在表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