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看见豆瓣上在说消费降级的问题,感觉生活中的消费降级其实有很多方式,只要想降总有方法的。
比如最直接的就是伙食方面,只要坚持自己买菜做饭,长期下来还是非常省钱的。
我就一直习惯自己做饭,觉得既方便又健康,每个月偶尔跟朋友下几次馆子,也花不了多少钱。
作为一个养生小阿姨,平日里挚爱五谷杂粮米糊和煲汤,用破壁机和电压力锅就可以轻松解决。成本不要太低,营养不要太好,性价比不要太高。
日常我还有喝咖啡的习惯。
早上起来,工作之前,喝一杯可以提提神。午饭之后有时也会喝一杯,帮助消化。
N年前念书的时候,喝速溶类咖啡比较多,主要是图方便。平时放几包在包里,在学校、图书馆或随便什么地方,想喝就冲了。
后来工作了开始尝试挂耳,觉得口感更佳,且带有一定的仪式感,看着一滴滴滤出来的咖啡和袅袅而起的香气,觉得喝起来新鲜了许多。
一年前购入了咖啡机,开始胶囊咖啡之旅。一颗胶囊咖啡的价格也就是一杯星爸爸的十分之一,算上基础款咖啡机的钱,喝一个月就回本儿了。
也有朋友推荐手磨咖啡的,自己买咖啡豆磨成粉然后冲。我觉得跟挂耳差不多,仪式感是有了,但对我这样的懒人来说略麻烦,还是抱着我的咖啡机过日子吧。
除了吃与喝,再就是洗浴用品。
由于之前囤了太多这方面的东西,洗浴品,洗衣液,护肤品,化妆品,面膜,口红等等,去年的某一天突然觉得,眼下有的东西已经可以用很久了,于是给自己规定不得再买这类物品了,先消耗完囤货再说。
于是接下来好长时间都没有在这方面花一分钱,感觉非常好,尤其最有成就感的是已经快一年没有买过口红了(当然之前的口红不知道能用到猴年马月了,以前还专门买过一个口红收纳盒,还是63格的。买的时候豪情满怀地准备把它装满,也不知道当时是咋想的,扶额)。
然后就是洗面奶,这类产品种类太多了,遇到性价比高的就忍不住囤,觉得总会用到的,现在也很久没有买过了,依然有好几支没有消耗完,估计接下来的一年也不用买了。
当然扯得有点偏了,以上其实主要是说的断舍离方面,但我觉得跟消费降级也有一定的关联。比如停止各种当下不必要的买买买之后,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用品,在功能上是可替代的。
比如之前收集过各种手工皂,可以洗脸洗头洗澡,各种用不完的大碗身体乳、乳液和护手霜之类的都可以替代。
消费降级不仅仅指价格上的降级,同时也是数量上的,能不买的东西就不买,省钱也是降级了。
最近也在不断审视家里的各种物品,在买入一样东西之前会经过长时间的思考。
我认为最好的家用物品是多功能型,或者单一功能强大,另外体积尽量小的物品。
这个结论是从看书一事得来。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自然就买了一大堆书,家里好几个书柜都装不下。
所以每次搬家时最大的痛点就在于书,实在太多太沉了,但是又不可能把它们扔掉。
后来痛定思痛,逐渐从纸质化阅读转变成电子书阅读,倒是方便了很多。
早先用过几年微信阅读,但长时间看手机终究对眼睛不好,于是又入手了kindle。
整体比较下来,觉得还是kindle最好用。虽然我想看的书经常需要付费购买,但是阅读体验更好,也算值得。
最重要的还是节约出了巨大的空间,轻薄的小本一带,一座移动图书馆就跟着走了。
而多功能的用品也同样节约了空间。
沉迷烹饪的我自然会发现,近几年出现了不少好用的厨房神器,其中就包括各种多功能锅具。
有的好像确实不错,兼具多种功能,一个锅就可以蒸炒焖煮炸全部包圆儿,碗具也可选择多用途的,从此厨房里再也不用锅碗瓢盆堆积如山。也算是给生活做减法吧。
以上这么多,我觉得人活着就有消耗,进而产生消费需求。
所以消费降级,其实是一种需求降级,在心理需求的程度上更为显著。
消费降级于我而言,并不一定是要追求低廉的物品、敷衍的生活,而是用更性价比更高的方式过更简洁的人生。
希望用今年的时间,给人生做做减法,给生活降个级,减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