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第30课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639天。2021.11.23

    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在焦点解决的视角下,没有阻抗,认为所有的阻抗都可能是机会;所有的问题都可能是转机。焦点解决强调去看到表象背后的正向即重新建构。焦点解决的创始人曾写《阻抗之死》、《将阻抗埋葬》的文章。)

    一、识别和处理多话想象

    定义:咨询中,来访者或咨询师大量叙述与咨询没有关系的内容,从而影响咨询效果、阻碍咨询进行的现象。

    1.多话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1)对多话的判定

    受咨询师角色定位、咨询内容的难易、咨询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影响。

    咨询师问一句话,来访者说很多与问话无关的内容,根本停不下来。

    一般而言,判断多话应该考虑是否大量及是否与咨询有直接密切的联系。

    打断多话即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释义即内容反应(重复来访者话语的主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即自然过度或转换话题);中断(当来访者因情绪激动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时,不能强行迫使他停止会谈,可以替他倒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或建议他换个地方再继续,等。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建议暂时停止会谈,下次再来。);情感反射指咨询师有意思地刺激一下来访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咨询中慎用);引导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个话题。

    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咨询师的咨询设置(咨询地点、双重关系、收费、咨询关系遵守等)是否严格都会影响咨询过程阻碍因素的形成;是否借来访者的话题进行自我发泄;是否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大量评价;咨询师的逻辑能力欠缺,或解释过多。

    与来访者有关的原因:宣泄型(有情绪在,可以前20分钟让他多宣泄);倾吐型(日常生活中无倾诉对象);癔症型(有病理性的倾诉,给人感觉怪怪的);表现型(人来疯的那种);表白型(即抱怨型,都是别人的错。会谈时,听抱怨背后的核心的东西即来访者真正在乎的东西);掩饰型(通过多话掩饰真正的目的。如果孩子是掩饰型,就请父母介入;如果是成人主动来咨询,那么慢慢来,当他感觉到足够的安全、信任、放松时,或许就会真正打开自己);外向型。

  对于多话的来访者, 一方面关注人,用心地专注听他说、接住他,然后换位理解,重新建构他所说的内容,一方面试着听他在说什么,在乎什么,希望如何,不断地澄清和探讨,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先聊那一块呢?

    二、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

    定义:沉默是指需要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而回答问题时,来访者出现了停止回答与探索现象,阻碍了咨询的顺利进行。

    沉默的表现与原因:

    沉默的类型与处理:

    怀疑型(会谈前要给来访者讲清楚咨询的有关设置,如咨询的性质、原则、什么是心理咨询、时间、保密及保密例外等。如果是初次来谈的来访者还不信任咨询师,那么咨询师要以尊重、真诚、热情、接纳、中立、平和稳定的态度给来访者营造一个安全、放松、自由的氛围,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鼓励他多说)

    茫然型: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此时,咨询师就要多说多问,鼓励、启发来访者,如有没有一点点呀、试试看呀等。

    情绪型:往往是带着情绪而来。考验咨询师是否接的住、稳得住。是否可以很好地共情、换位思考、重新建构来访者的情绪。(如回避与咨询师的眼光接触,低头或手脚不停地乱动;或者对咨询师瞪眼、气呼呼地看着周围。)总之咨询师先要修好自己,让自己的容器越来越大,内功(基本功)越来越深厚,才能游刃有余地将技术用的有所值。

    思考型:观察来访者的非言语信息,如来访者眉头紧锁,低头沉思,自言自语等就是来访者在努力地思考。这时,多给来访者时间思考。

    内向型:不善言谈,尤其在陌生人目前更是话少之又少的。此时,咨询师要有耐受沉默的能力,可以鼓励、找来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容易回答的话题切入,如果来访者还是不说,可以邀请让他写出来或画出来等。

    反抗型:一般都是非自愿来谈的来访者。此时要以“不以改变为”目的的聊,聊他想聊的、感兴趣的、愿意聊的人事物开始。

    三、识别和处理依赖现象

    定义: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来访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来访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的现象。

    依赖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1.依赖的表现:来访者希望、等待、要求、依靠咨询师替自己解决问题。不宜觉察的形式、阻抗的形式、直接间接的形式。

    2.依赖的基本特征:无论哪种表现形式,依靠他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是依赖的最基本的特征。

  3.依赖产生的原因:

    来自于来访者的原因: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养成了依赖的个性,不愿意接受决择的痛苦。

    来自于咨询师的原因:咨询师过于主动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4.对于依赖的处理

    向来访者讲清楚心理咨询的性质,正确认识、理性期待;

    对来访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鼓励自我探索、自己解决;

    正确咨询理念,以促进心理成长为咨询的目标。

    四、识别和处理移情

    定义:是指来访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

    1.移情的表现与原因

    负移情:来访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负性情绪转移到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

    正移情:来访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情感,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情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和超出咨询关系的关心。

    处理移情现象:

    移情与依赖:移情中有依赖。依赖主要是一种信任,而移情更是一种好感;依赖是寻求现实的帮助,而移情是弥补过去的情感;依赖多是在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帮助,而移情是时常想见到咨询师;依赖是寻求心理依靠,而移情寻求情感依靠;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的目标,而移情是寻找替代物。

    心理咨询过程出现移情是正常现象,运用移情,可以使咨询师更深入、准确地认识求助者,可以通过移情帮助来访者宣泄情绪,引导其领悟。如:你好像不太喜欢我刚才……;你能否告诉我,你喜欢我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来访者对异性咨询师产生正移情,咨询师可以婉转地说明这是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但这不是现实中正常的、健康的感情。咨询师要有策略地(不要伤害来访者自尊心)、果断地(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及早地(早发现、早摆明态度)进行处理,将其引向正常的咨询关系上来。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定义:指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师的进展,使咨询难以顺利进行。

    本质:是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表现为对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等

    阻抗的表现形式: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言、赘言,尤以沉默最为突出;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设问题;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履行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

    阻抗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成长中的痛苦。开始新行为和结束旧行为伴随的痛苦;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继发性获益);来自对抗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处理阻抗现象:一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阻抗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解除戒备心理;不必把阻力问题看的很严重;二正确地进行心理诊断和分析;三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来访者正确对待阻抗;四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按咨询设置走,咨询效果才长久;

咨询是有目的的谈话;

若让咨询效果更好,面谈最好,因为面谈可以仔细观察来访者的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的结合判断来访者此时此刻想要传递什么、表达什么等,更能准确把握来访者的当下状态/感觉。如果不能面谈,那么最好是视频。如果不能视频,可以很好练习提升自己的专注读,可以透过电话线体会感受能力,透过音频可以很好地去提升咨询师的力敏锐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筑基第3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