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长恨歌》读后感。

图片发自App


作者的文字温婉细腻,像一首首抒情诗,也满溢着老上海的风情和人生哲理,为读者描绘了一场关于昔日上海的繁华之梦。王琦瑶的一生则是这场梦的最好注脚。要了解老上海的风情,读这一本书就够了。

读完全书后,我一直认为是个男作家,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位女作家。男人写女人大多都香艳可感,写的清本质;而女人写女人更是连着筋骨疼痛舒服都可以互通,不必太过废话,因为是感同身受的。

她敢爱敢恨,有真性情女人。经历繁华却依然淡定,遭遇落寞用祥和对待,终其一生的女儿心,有几分气度与见识,一双冷眼看清自己,和世道人心,不悔过去,不畏将来,更是那个时代和阶层的女性群体缩影。

李主任——王琦瑶生命中的第一人,他看上她的纯和真,她跟了他,离了弄堂,入住爱丽丝公寓,自此的化成了影子儿,隐秘在偌大的上海滩,后来,失了靠山,如同天光一亮露水散,各走各路,各捱着各自的日子。那一匣黄金值钱,那这天真便是代价。

“女人们长到再大,都会保留一些孩童的天真,这天真如不被启发,便泯灭了,或者转移了。”

毛毛娘舅——孩子的亲生父亲。严家师母的亲戚,懦弱无能,畏缩不前,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敢认。

他的爱世故而薄情,但他更爱自己,凉了王琦瑶的心后,这段感情不了了之。


程先生——真心爱她最深的莫过于他,终生未娶,孑然一身。他的爱情悲剧只因为一句话“王琦瑶爱的不是他”。


老克腊——这个经历过老上海沉浮的男人,对王琦瑶的喜欢只是因为她是从他向往的老上海里过来的,他要的不过是个从老上海走来,仍旧美丽精致淑雅的符合他内心向往的王琦瑶。

故事的结尾,王琦瑶倒地死了,至此成就了她的“长恨"痛彻心扉,此时旁白说:“我这才明白,这床上的女人就是我自己,死于他杀。",还记得第一次去片场看到一个女人演死在那里,最后成了自己的结局,首尾呼应,相辅相成,于是这句话才长久的梗于胸中,萦绕于脑中。

摘录书中具有智慧哲理的句子。

“上海那地方,都是争着抢着告诉你,惟恐你不知道的。所以,不仅是自己骗自己,还是齐打伙地骗你,让你以为花好月好,长聚不散,帮着你一起做梦,人事皆非了,梦还做不醒。”

“外婆想,她这梦破得太早了些,还没做够呢,可哪里又是个够呢?事情到了这步,就只得照这一步说,早点梦醒未必是坏事,趁了还有几年青春,再开个头。”


“人心最经不起撩拨,一拨就动,这一动便不敢说了,没有个到好就收的。这孩子的心已经撩起了,别看如今是死了般地止住的,疼过了,痛过了,就又抬头了。这就是上海那地方的危险,也是罪孽。”

你可能感兴趣的:(茅盾文学奖《长恨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