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读后感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阅读本回,首先要搞懂回目中文题的意思,杨贵妃(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宠,赵飞燕是汉成帝的妃子,所谓的“环肥燕瘦”,可堪对举。这里当然不是实指杨贵妃和赵飞燕,在此分别喻指宝钗和黛玉。

上一回写了(黛玉)潇湘馆春困发发幽情。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得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又撒到了黛玉身上。黛玉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越想越伤感,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本回里,写(黛玉)埋香冢泣残红,先是通过丫头紫鹃的视角来描写林黛玉的性情: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

黛玉因夜间失寐,次日起来迟了,闻得众姊妹都在园中作饯花会,恐人笑他痴懒,连忙梳洗了出来。

这里写出来黛玉的敏感和任性,也很贴合青春期少女的性格特点。宝玉进门笑着跟她说话,她不搭理;宝玉见他这样,还认作是昨日之事,黛玉正眼也不看,各自出了院门,一直找别的姊妹去了。

宝玉再次找到黛玉时,便发现了令人不解的一幕。“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作者借黛玉之口叹唱《葬花吟》,名为写花,实则写人。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婉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本回另一个主角则是宝钗,所谓的戏彩蝶,故事情节也十分有趣。

为了交芒种节,四月二十六日这天,贾府姑娘们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宝钗来到潇湘馆,见宝玉进去了。心想如果自己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所以抽身回来。

宝钗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遂取出扇子来扑,不知不觉跟到了滴翠亭。无意中听到红玉和坠儿在说悄悄话,内容还是红玉遗帕,贾芸托坠儿秘密归还一事。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正当红玉和坠儿担心隔墙有耳时,刚一推窗便发现宝钗正在窗外。

这一段写宝钗听到二人的对话时,心理活动写得极为传神。“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他(红玉)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宝钗顺势来了个“金蝉脱壳”,佯装寻找黛玉,上演了一场调虎离山计,巧妙地转移了视线,打消了二人的怀疑。

宝钗这一表演相当成功,红玉不仅信以为真,而且还拉着坠儿说,如果林姑娘听见,那嘴又爱刻薄人,或走露风声,结果如何如何。

本回看似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是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本回还写了凤姐和红玉、红玉和晴雯、李纨和凤姐、宝玉和探春等多处对话场景,且均符合每个人一贯的性格特征。

阅读《红楼梦》,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对我们尝试对话体小说的描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大有裨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