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思维 (4/10)

[续上]


我们在中国特色思维发展路径上,刚漫步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且目睹过它的高峰,也许是时候了解一下中国特色思维吸收了一些什么的外来养份,给路径两旁的景观,添加更亮丽的色彩,并且有可能发展出思维史上的另一新高峰。

在刚过去约个半多世纪的中西思想碰撞巨流中,我们重点选择了如下六种源自西方,又与中国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较接近而有颇大机会协同共振的思维理论或方法。


佛教于汉代(约公元一世纪时期) 传入中国,其思维方法跟本土思维方法经历近千年的磨合,终于在中国思维的土壤上开花结果,个中尤以「中观思想」的影响为最。


如何理解佛家的「有为法」和「无为法」呢 ?

我们从中观学派的「真俗二谛」着手。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洪修平老师说,


慈峰法师如是说,


「中观」四对八不里的「亦」字,最能彰显「中观」的亦此亦彼 (both-and) 的思维属性。


广大读者对「辩证法」已有基本的认识,我们在这里不作进一步的阐述,下图只稍作重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老师,把辩证法与日常生活经验概括如下:


自然辩证法的三点基本内涵:


廿世纪初期,「西方」(确切地说,欧东和苏俄) 思想界涌现两股另类思考人面对诸种问题而当下的主流思想 / 思维未能提供有效对应的思考方法-- 「相遇哲学」和「对话理论」。


我们首先介绍「相遇哲学」。

在下图里,笔者旧同事吕炳强老师赐教笔者两个词汇:「以汝为仁」和「以汝为物」,应用到这里的讨论,以替代马丁.布伯 I-Thou 和 I-It  的「我-你」和「我-它」中译。

我们认为,「以汝为仁」和「以汝为物」一方面更贴近布伯的原意,另一方面,这两个词汇更具本土色彩和意蕴。


最先引介《我与你》这本书给中文读者及其中译者陈维纲老师指出


上世纪廿年代,大约与马丁.布伯相约同期间,苏俄文学理论家兼思想家米哈伊尔 · 巴赫金 (Mikhail Bakhtin) 提出对话理论 (dialogism)。

对话关系成了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


*  *


大约半个世纪后的 197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兼创意过程 (creative process) 研究员 A.  罗登堡 (Albert Rothenberg),


两面神思维是


罗登堡是第一位证明创意与产生反正共存辞能力有关联的心理学家,


罗登堡主持的一个「创造进程研究」项目,经科学论证后,

[未完,下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特色思维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