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曾国藩】祖上500年没一个读书人,基因、环境、智商都极差的曾国藩,凭啥能“鱼跃龙门”?

每个人的一生总需要跨过几个关键关口——中考、高考、择业、婚姻、创业……

对曾国藩来说,他的第一个人生关口就是科举。

这个祖上500年都不曾出过一个读书人的家族,到了曾国藩这一代,他的智商更是令人堪忧。但他却凭着强大的毅力和执行力,实现了真正的人生逆袭。

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呢?


普通的家族,祖孙三代都是笨蛋

中国人修家谱最重官爵,大部分人家的家谱中都能找到几个当官或者有功名的人。

然而翻开曾国藩家的《大界曾氏族谱》,一直翻到宋朝,不但找不到做过官的人,连读书人都没有一个。

曾国藩自己也曾说:“我们老曾家,从宋朝末年到清朝,五六百年间,连一个秀才也没出过。”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见这个家族的确是太过普通。

偏偏到了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这一辈,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发誓非要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当官。

笨蛋爷爷曾玉屏

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年轻时也算他老家荷叶塘的传奇人物了,只是这让人传奇的,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出身贫下中农的曾玉屏,却偏要装阔。他买了一匹好马,整天穿上一身绸缎衣服,跑去城里和一群有钱人家的子弟一起混,赌博打架,无恶不作。

一天,曾玉屏正和一群纨绔子弟喝酒,旁边路过一个领着孙子的老头。看到曾玉屏,就指着他对孙子说:你以后千万别学这人,你看他家里没什么钱,却总跑到城里来装有钱大爷,他们那个家,早晚要败在他手里。

曾玉屏听到了,羞愧难当,立刻卖了马,徒步走几十里路回到家。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再没睡过一天懒觉,辛苦十几年,置办了几十亩土地,让老曾家从一个普通中农变成了小地主。

但在过去,有钱没权照样没有威望。

发家之后,曾玉屏请来当地有名的老师,发誓要让自己的儿子,曾国藩的爸爸曾麟书,读出个名堂来。

笨蛋爸爸曾麟书

被父亲寄予厚望的曾麟书,从十四岁开始考秀才,每逢考试必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场,一发榜就起个大早去看榜。

但他从十四岁考到四十多岁,考了十六次,头发都白了,还是连秀才都没中。

后来,每到科举发榜的时候,总有一些闲人趁曾麟书看榜,来看他的热闹。曾麟书垂头丧气的样子,成为荷叶塘的一道风景和人们闲聊的笑柄。


笨蛋孙子曾国藩

见儿子没法指望,曾玉屏又将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曾国藩五岁就开始读书,十四岁达到考科举资格后,就让曾麟书带着曾国藩去考试。

可惜父子俩同样在考场不得志,曾国藩连考五次,场场落第。

道光十二年的春天,父子俩再度并肩去考秀才,这已经是曾国藩的第六次考秀才了,再不中,可真就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

这次考试,43岁的曾麟书终于圆了秀才梦,但曾国藩依旧落第。不仅如此,还被悬牌批责——写的文章被当做反面教材拎出来,在全湖南省的考生面前公示。

考官说曾国藩文笔可以,却文理不通,道理根本没讲清楚,要大家引以为鉴,千万不要向他学习。

自尊心极强的曾国藩倍感耻辱,回家就躲进书房,埋头苦读,连饭都不出门吃,一躲就是一年。


百折不挠,终见曙光

“悬牌之辱”回家后,曾国藩听由全家操办庆祝父亲终于考中秀才的宴席,自己一头钻进书房里,再也不出来了。

他坐在书房里,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要找出失败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自己太笨了。

确实,曾氏家族的遗传基因非常一般。事实上,不仅是曾麟书、曾国藩科考如此费力,曾国藩的叔叔曾骥云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老童生。后来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也一个个很早就开始读书,结果也没有一个能考中举人。

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让曾国藩确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自己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有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大脑。

但是曾国藩和爷爷一样,身上有一股天生的倔劲。

曾国藩对自己的祖父从小就有一种崇拜心理。因此他一生做事都和爷爷一样,倔强到底,绝不放弃。

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

但这一次,曾国藩意识到,努力,但不能用蛮力。再重复老路不行了,他一定要从过去的学习思路中突破出来,寻求改变。

其实曾国藩之所以屡次失败,主要是曾麟书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曾国藩开蒙后,很长时间内是由父亲曾麟书亲自教授。曾麟书读书很笨,教育方法也十分落后,就是四个字,死记硬背。这样教的结果,虽然基础打得扎实,却把曾国藩的灵性拘泥住了,怎么学也没有长进,写出的文章虽然四平八稳,但是笔力孱弱,缺乏打动人的地方。

把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作文逐股对比,看来看去,曾国藩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那么,接下来,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

不再遵循着父亲曾麟书的死记硬背方法,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再次赶考,看到题目后不急于下笔,先思索半个时辰,在胸中构思好了整体脉络,然后才一股一股地展开,最后在文笔上细细打磨。几场下来,他自己感觉发挥得比以前都强。

放榜的那一天,他起了个大早。立在人群中举目搜索,结果这一次,他的名字果然赫然在列!虽然位于榜单的尾部,但是他毕竟成了“秀才”!终于考中了秀才,从此摸到了应试文章的窍门。

考中秀才的第二年,曾国藩就去考举人,考试难度很高,过关率80:1,结果他一考即中。自此势如破竹,曾国藩又去考进士,万分之一的过关率,花了四年就考了出来,那年他28岁,还算比较年轻的进士。

当年那些早早考出秀才却止步于此的同学,就再也没能赶上过曾国藩了。


勤能补拙,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反观曾国藩的逆袭之路,我们能从中汲取什么启示和力量?

曾国藩从小胸有大志,想凭自己的努力走出这个小山村,去外面的世界干一番世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天资支撑不起梦想。

怎么办呢?

此时,曾国藩身上的倔强、韧劲就起作用了。这还得感谢他老曾家的基因,他一家三代虽然都是笨蛋,却都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曾国藩坚信,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要有倔强、永不言败的品质,尽管考试屡屡受挫,他却越挫越勇,从未想过放弃。

正如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会很美好,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正因为曾国藩笨、不够聪明,他才不会像有小聪明的人一样投机取巧,总想走捷径。他用最笨,也是最踏实的方法,从不取巧,做事不留死角,笨功夫下足,反而夯实了基础。

曾国藩在同时代的大人物当中是最笨的一个,但是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个,这是拙能胜巧最好的一个例子。


总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曾国藩?因为曾国藩是一个普通人,而且祖上下来一直都很普通。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最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曾国藩基因一般,家境一般,生长生活环境更是差的出奇,一个穷乡僻壤小山村里被人人嘲笑的孩子,硬是完成了祖孙三人的远大梦想,让梦想落地,他凭借的,是坚韧和笨拙,是磨心和隐忍,是在人生重要关口不忘初心的倔强。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虽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在凡事都讲求效率、讲求方法论的当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成功的智慧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曾国藩】祖上500年没一个读书人,基因、环境、智商都极差的曾国藩,凭啥能“鱼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