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和始皇,成就大小

如果单纯考虑成就功业的话,无疑秦始皇的成就最大,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问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都知道是秦始皇!秦始皇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基本奠定了汉地的疆土,连接长城,巩固北疆的边防,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对后世维护大一统打下基础,比较成就,一定是他最强,但是我想这不是题主想要的答案!


抛开始皇帝来看,前面的这六世君王,谁的成就最大呢?武王、孝文王、庄襄王,这三位在位时间都很短,在位期间也就打了一两场战役,对秦国的统一大业杯水车薪,排除在外!

那么剩下这三位,用“商鞅变法”奠定秦国霸业的秦孝公,延续新法、吞并巴蜀的秦惠文王,拓地最广的秦昭襄王,这三位,谁的成就最高呢?

变法图强的秦孝公

秦孝公即位的时候,秦国可以算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完全被强大的魏国压制在关中平原的西部,基本与中原隔绝了,成为华夏文明的荒漠地带了。秦孝公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布“求贤令”,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使秦国强大起来了,拥有了和山东六国一较高下的实力,这基本上是秦孝公最大功绩!

当然,在军事上,秦孝公趁强大的魏国在“桂林之战”和“马陵之战”失败的机会,反攻魏国,夺回河西之地,同时将秦国的触角伸进河东,拥有了挺近中原的机会。但是从河西之战的经过来看,商鞅的河西之战首先是联合齐国和赵国攻打魏国,其次是用计俘获了魏军主帅公子昂,所以在这个时期,秦国还不具备和魏国强烈对撞的实力!

延续新法,吞并巴蜀的秦惠文王

我们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秦惠文王嬴驷的第一大贡献是延续新法,保住了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成绩,避免了出现人亡政息的历史悲剧!

在军事上,秦惠文王八年至十年,三年时间先后数次在河西、河东发动对魏国的战争,不仅全取被魏国占领的河西地区,同时在河东建立进取天下的桥头阵地。

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16年,不顾丞相张仪的反对,派遣司马错趁巴蜀之乱,伐灭巴蜀,将富饶的四川盆地纳入秦国版图,之后经过李冰的治理,巴蜀成为秦国的粮仓,彻底拥有了超越六国的实力。同时利用张仪的反间计,瓦解齐楚联盟,引诱楚国毛线决战,夺取楚国汉中,彻底将关中、巴蜀、汉中连城一片,占据优势地位!

在外交上,任用张仪使用连横之策,多次瓦解合纵攻秦的策略,从而逐渐接触六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秦国国内可以安心积累国力为统一天下发力,秦惠文王之后,基本与六国之间的战争都发生在黄河和函谷关以东,无法威胁秦国的国力发展!

鲸吞蚕食,削弱六国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久的君王,也是秦国对外战争最频繁、规模最大、战果最突出的时代,从秦昭襄王开始,六国基本失去了和秦国相抗衡的力量!

伊阙之战:韩、魏两国攻秦,大将白起在伊阙大破两国联军,斩首二十四万。

鄢郢之战:大将白起攻楚,先攻占楚国陪都鄢城,进而又攻占楚国都城郢城,焚毁楚国宗庙,楚军主力被击败溃散。

长平之战:大将白起在长平大破赵军,俘虏赵军四十余万,为削弱赵国实力,全部坑杀,从此赵国元气大伤。

秦昭王时代,并地千里,彻底击垮了六国的势力,让秦国远远凌驾于六国之上,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三位君王放在一起对比,相较于战功的话,无疑秦昭襄王是扛把子,但是者却无法掩盖一个事实,秦昭襄王做了四十一年的儿大王,四十多年的秦国政局基本把控在宣太后和魏冉手中,知道范雎进入秦国,才帮助秦昭襄王取得完整的秦国掌控权,所以不能把他的成就放在第一位!

个人认为秦惠文王就成就来说,更应该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他派遣司马错占领了巴蜀,从而让秦国的势力成倍增长,如果没有巴蜀对秦国的战略供应,秦国未必撑得过合纵攻秦,秦国对外战争不是没有输过,也是经常输的,但是秦国输得起,为什么,就是因为既有关中,又有巴蜀强大的战略后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和始皇,成就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