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读《孟子》(8)出尔反尔终有报应

    有一次,邹国和鲁国爆发了战争,邹国的邹穆公向孟子抱怨说:“这一仗打下来,我国牺牲了33个将官,可老百姓袖手旁观,没有一个挺身而出,为国而战的。我要杀老百姓吧,人太多,杀不过来了;不杀吧,这些人眼看着他们的领导被杀而不去营救,实在可恨!先生您看看这事咋办呢?”

  孟子说:“一件事情出来,不能就事论事,要寻根溯源。闹灾荒年的时候,老百姓背井离乡,四散逃荒,恐怕得有几千人;但是您的粮仓堆满了粮食,库房里装满了财宝,有关部门领导都不向您汇报,这是当官的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和死活啊。曾子曾经说过:‘要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在,老百姓可逮着报复官府的机会了,您还是不要责备他们吧。您要是施行仁政,官民亲近,那他们肯定情愿为他们战死疆场。”

  出尔反尔这个成语就是出自孟子这篇故事。其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类似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现在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类似语意变化巨大的成语在孟子一书中还有不少,只是我们后人日常用着圣人的话都习以为常,不知不觉罢了。追根溯源,一个人屡战屡败,还是要反思自身,看看过往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如何弥补和改正,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只是到处抱怨甚至伺机报复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对立和冲突,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当年解放战争时,陈毅就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可见民心向背之重要,统治者的确应三思而后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读《孟子》(8)出尔反尔终有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