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阈值分割(五)——OSTU

OTSU阈值分割是一种经典的图像二值化方法,它能够自动确定图像的二值化阈值,使得图像在二值化后的前景与背景之间差异最大化。

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时,尝试所有可能的阈值,并计算每个阈值下前景和背景之间的类间方差,选择使得类间方差最大的阈值作为最终的二值化阈值。类间方差定义为前景像素点数占总像素点数的比例与背景像素点数占总像素点数的比例的乘积,乘以前景像素点平均灰度值和背景像素点平均灰度值之间的差的平方。

下面是使用OpenCV实现OTSU阈值分割的C++代码示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cv;

int main()
{
    Mat img = imread("test.png", 0); // 读入灰度图像
    Mat binary;
    double thresh = threshold(img, binary, 0, 255, THRESH_BINARY | THRESH_OTSU); // 自动确定阈值
    imshow("Original Image", img);
    imshow("Binary Image", binary);
    waitKey(0);
    return 0;
}

在该代码中,我们使用了OpenCV的threshold函数实现OTSU阈值分割,其中THRESH_OTSU参数指定使用OTSU方法确定二值化阈值。threshold函数会返回确定的阈值,并将二值化后的图像保存在binary变量中,最后展示原始图像和二值化图像,并等待按键退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opencv学习,opencv,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