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有方法的育儿

每个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爱心,更需要有方法。这就像是一名外科医生,拿着锋利的手术刀,跟他的病人说:“请相信我有一颗爱心,虽然我的技术并不好。“我想病床上的病人一定会跳起来的。养孩子也是,只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是完全不够的,熊孩子一定像病床上的病人一样吐槽过自己的父母。

《正面管教》中认为孩子只有在和善与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坚定、责任感强、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可以说正面管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并且长期有效的教育方法。

关于作者:

简 尼尔森: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和教育心理学家,自1981年出版上市以来,已经成为美国管教孩子的黄金教科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仅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了400万册。

正面管教理论的根源: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

鲁道夫 德雷克斯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在《正面管教》理论里面,我们可以多次看到作者提到阿德勒和德雷克斯,足见这两个人对简尼尔森的影响,同时增强了正面管教的心理学基础,正面管教理论和二位大师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01

正面管教是就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和善与坚定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亲子教育观念认为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强调溺爱和纵容不是一种鼓励,提倡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大人们应该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管教孩子,这两种理念已经有了正面管教的雏形,到了上世界80年代,本书作者简尼尔森在学习阿德勒理论后深受启发,随后参加了美国加州政府资助的一个教育协会活动中,向家长和教师讲授这个理念,从而发展成正面管教理念,于是在1981年写成了第一版的《正面管教》,此后,正面管教理念开始在全世界开始流行,这样你可以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看到正面管教的培训。


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传统的管教方式,很多父母可能觉得惩罚会很好的管教孩子,我不否认,曾经遇到过一个教龄二十多年的优秀小学教师都说:“孩子,该罚的时候一定要惩罚,这样才长记性。“没错,确实惩罚在短期内是“立竿见影“那么长期来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正面管教》书中用四个R来概括惩罚的长期效果,他们分别是 

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会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退缩——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孩子虽然不一定会意识到,但是他们会用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行为来回击大人。

比如,有的孩子在受到批评以后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甚至为了取悦大人变成一个“讨好者“但是并不知道自己内心所需要什么。

就像书中所说,我们家长不知道从哪来学到的,要想让孩子表现好,就必须让他们感觉糟起来。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被领导上司批评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特别感动,然后感激涕零的好好工作,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吧。所以,这种惩罚的管教方式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现在的家长也会觉得这种管教方式不好,但是总会在和善和坚定之间摇摆,要么因为最近陪孩子多就会坚定严厉一些,觉得孩子蛮可怜就会又偏和善一些,可是看着孩子“无法无天“就又会回到坚定一边,看着自己太严厉不会觉得对不起孩子又回到了和善,总之,家长们管教孩子就是“看心情“。所以家长为了管教孩子也是很纠结,而正面管教不惩罚不娇纵孩子和其他传统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是,他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家长感觉难堪,把家长与孩子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和坚定融为一体,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出孩子的各项技能。和善可以表达出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而坚定则表达出了对于家长和当时所处情形的尊重。我用一个例子给大家讲一讲怎么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

上小学的小美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批评,回家后委屈的跟妈妈说,如果妈妈不管青红皂白的把小美训斥一顿,那么孩子该多难过呀,但是如果妈妈因为袒护孩子,对老师批评孩子的行为有异议的话,并不利于孩子以后跟老师相处以及学校生活。在这里和善和坚定被作者总结为,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想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和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知道你们达成共识。

妈妈会说:“妈妈看到你被老师批评以后很难受,沮丧,是吗?

小美点点头,不做声。

妈妈接着说“妈妈上学的时候,也被老师批评过,那种感觉真是恨不得有个地缝立马钻进去,这种感觉太不好了,妈妈很同情你的。”

同情和宽恕是不一样的,同情表达的是对孩子情感上的理解,但是并不接受孩子的行为,但是宽恕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问题,并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妈妈这样说了以后,小美告诉妈妈是因为自己没有橡皮,问同学借了一块橡皮结果被老师批评了。知道这个情况后,妈妈和小美就进行了最后一步,和孩子一起想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们俩共同商定,明天上学的时候多带几块橡皮以及其他的文具,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件事情,孩子学会了觉察自己的情绪,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同时,也知道怎样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和妈妈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就是正面管教的力量。



02

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孩子的行为只是冰山的显现,而冰山下的目的才是关键。


这里先要说一下好多小孩子与其年龄相仿的行为,并不是不良行为,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因“淘气”而被妈妈责骂,而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的要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或社会技能还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们并不存在着不良行为,受到惩罚很是无辜。

鲁道夫 德雷克斯曾经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缺乏信心的孩子。””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想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他们行为的目的。书中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归纳为四类: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其中寻求过度关注和寻求权力是因为孩子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报复这是因为自己感到受伤害将自己的愤怒发泄给大人,让大人感觉不爽是他们的目的,自暴自弃则是完全放弃,丧失了全部信心。与此同时,正面管教还总结出,区分孩子这四种行为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孩子的行为,一条是家长的感受。下面我拿孩子不好好写作业这个行为作为例子来解释一下这四种行为,当孩子写一会儿作业想跟妈妈聊天,问妈妈晚上吃什么的时候,家长会感觉很烦躁,而要求孩子停止的时候,孩子还是会继续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其实孩子的潜台词是:“请看到我,请给我关注”这个时候需要,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写完作业咱们一起做个水果沙拉什么的,给孩子分配任务,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归属感。当孩子说:“就是让我写作业,我不想现在写”可以看到孩子的潜台词就是:“写作业是要我说了算”家长的感受可能是感觉到被挑战,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家长跟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学习的时间表,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当孩子有报复行为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用不写作业来报复家长,他们的潜台词是:“在你们眼中,作业成绩比我重要,我也要让你们不爽”这个时候家长会觉得自己受到伤害,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倾听”。最后一种自暴自弃的情况,就是孩子不会,对于作业的内容他们真的不会做,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给予孩子小步的鼓励,允许他们按着自己的节奏来。

同时呢,作者还建议家长多花些时间陪孩子,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这对于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一把万能钥匙。

03

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传统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而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孩子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能主动参与进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后果,那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他们就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

让孩子解决问题也要讲方法,作者在这里就为我们总结了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素,分别是相关、尊重、合理和有帮助。相关,指的是提出的办法要和这件事有关;尊重,是要求这个解决方法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尊重事实;合理,说的是这个解决方法符合现实,可以操作;有帮助,说的是让孩子能在这件事里面学到东西,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个例子,有个五岁的男宝把家里玩球不小心把电视机给砸坏了,怎么解决,如果我们把孩子责骂一顿,显然是不相关的,对于电视机坏掉毫无帮助,但是如果不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话孩子,既不尊重孩子,也不尊重事实,所以呢,要对孩子这样的行为告诉他们不对,对别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应该怎样做来弥补自己的过错,比如用自己的零用钱来做维修电视的费用,下次如何避免,孩子都会从中学到很多。

04

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

德雷克斯非常注重鼓励,他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曾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好比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们就没法生存。作者也认为,鼓励是帮助孩子成长和学习的最好方法。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行为就是一种暗示,是在告诉你,他们觉得自己不重要了,需要关注,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归属感和自我的价值感。对孩子来说,家长的鼓励就是他们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所以,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就能明白,为什么鼓励能消除孩子做错事的动机。另外,鼓励可以让孩子很乐意去弥补他们的错误行为。当孩子们做出了什么不负责任或者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时,鼓励他们做一些弥补的事情,不仅能纠正他们的错误,还能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到解决问题中,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比如,在绘本《大卫上学去》里面,大卫把课桌画的乱七八糟,老师鼓励他把课桌擦干净后,开心的放学回家,相信大卫的责任感一定会大增的。

 正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篇《北大毕业生:我才拉黑父母6年,他们控制了我30年》的文章被刷屏。的确,原生家庭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影响,但是,“完美”的原生家庭并不存在,我们做父母的“不完美”,我们的孩子也“不完美”,学习正面管教不能让你和孩子都变得完美无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身为父母的我们知道自己的原则和界限,在“关爱”和“放手”间找到平衡,明白怎样跟孩子相处沟通,而从中获得的良好亲子关系才是最为宝贵。像极了最近特别流行的一款手游《旅行青蛙》,现实生活中孩子就像那个青蛙一样,会自己吃饭、看书、写日记、睡觉,而我们父母只需要定时收割,至于他去哪里旅行,跟什么朋友在一起,给我们寄什么明信片,带什么礼物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其实,做父母很简单。

《正面管教》思维导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爱有方法的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