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剩下来的孩子》

扎克告诉你:拿什么来救赎悲痛与仇恨

——读《剩下来的孩子》

周艳琴

很多朋友可能读过美国作家莉安侬·纳文的《剩下来的孩子》,但我还是想再次推介分享一下。

《剩下来的孩子》虽是作者的处女作,却在上市后受到了读者和媒体的热烈讨论,让其迅速登上2016年欧美各大榜单。为什么这部仅十几万字的儿童题材小说且为新人之作会带来这么大的反响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它不同于那些温情、欢乐的,戏剧性很浓且结局大团圆的,没有悲伤,没有苦痛的儿童文学作品;而是用一个六岁孩童的疗愈故事来启迪我们:应该如何救赎因刻骨铭心的悲痛和仇恨受到巨大创伤的心灵吧。

作者回忆:本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新闻事件——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此案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28人丧生:其中20人是儿童,6人是成年人。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伤很惨重的校园枪击案之一。

《剩下来的孩子》讲述的是——

六岁的扎克有一个聪慧异于常人的“天才哥哥”安迪,还有美丽优雅的妈妈和温柔顾家的好爸爸,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羡煞旁人。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摧毁了,安迪在枪击案中不幸丧生,幸存的扎克成了家里“剩下来的孩子。”

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妈妈悲伤过度,燃起复仇之意,一心要找凶手的家庭报仇;爸爸在失去爱子之余,还牵扯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恋情,令整个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

幸存的扎克在大人们自顾不暇的悲伤中,成了沉默的“隐形人”,他经常噩梦醒后,只能躲进哥哥的衣柜,在幽暗中寻找一丝安全感。

眼看整个家庭几近分崩离析,劫后余生的扎克决定鼓起勇气找回疗愈的力量。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用“幸福的四个秘密”化解了家人心中的悲痛与仇恨,带他们走出人生绝望。

身为母亲的作者,巧妙地捕捉到男孩的内心世界,挖掘到他身上不容忽视的比成年人还渴望温暖的迫切愿望和治愈能量,通过六岁孩子扎克的纯真视角去回忆一个家庭过往的悲痛以及现实的冰冷,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关于悲痛与疗愈、仇恨与原谅的温情故事,使得全书字里行间充满真实的童趣和让人感同身受的真情。就像书封面那句话所说:“没有人可以独自坚强,无论何时何地,我都需要你。”

读这本小说的过程就是一场情不自禁地接受童真心灵的洗礼,揪心和感动得潸然泪下。读者会为书中的小主人公扎克揪心,为他那曾经美丽优雅而痛失爱子后先为泪人后为复仇天使的妈妈揪心,为那痛失爱子之余,还牵扯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恋情后想出走的爸爸揪心,为这个濒临绝望的家庭揪心,为这样的社会现实揪心……更为扎克的纯真聪慧善良坚强宽容而震撼,为这个剩下来的孩子的最终胜利而高兴!

遭泪劫之余,掩卷沉思,深刻领悟——

扎克的疗愈故事告诉我们:在不可预知的大灾大难后,唯有爱 ,唯有坚强,唯有宽恕,才是疗愈心灵的最好办法,才能救赎因刻骨铭心的悲痛和仇恨受到巨大创伤的心灵。

六岁的扎克,讲不出这样的大道理,他是如何做到化解父母心中的悲痛与仇恨,如何带他们走出人生绝望,如何治愈家庭悲剧的呢?

敬请阅读美国作家莉安侬·纳文的处女作:《剩下来的孩子》

“爸爸妈妈,请不要再伤心难过了,哥哥死了,但我还活着!”

……

作者简介

周艳琴,湖北省宜都市人。有《国学读本》《胡敌传奇》《胡敌故事》等书出版,有长篇小说《孤鸿一片影》曾在网站上连载,有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教研论文散见各刊和公众平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剩下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