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二十九)

我觉得我最大的进步,就是不觉得结婚是人生的终点了,也不再听见别人说自己过的有多幸福,就心生向往的,因为原则意义上,饿了吃饭就会觉得满足,冷了就穿多点,把基本的生活需要满足后,那遇见喜欢的人,你会开心,就像我们在年纪小的时候,总会觉得喜欢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实际上我们连喜欢一个人都是相似的,并不是你的恋爱就是独一无二的,大家都相似,但是你以为你的是独一无二的而已。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会觉得只要男女主角结婚了,基本上就大结局了,这是偶像剧的套路,我们都知道只要还活着,我们就得生活下去,婚姻并不是结局。

我最近看了一部《青春记录》,里面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亲情、爱情、事业、友情,每一个都没有所谓的完结,毕竟都在活着,我们总以为20多岁才是青春,那30、40、50、60、70岁以上就不是青春了吗,只要我们都活着其实都是青春的表现形式,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男性至死都是一个孩子。那女孩子其实就算是花白头发,内心都藏着一个粉红色的少女梦。

我们活在这个纷杂的世界,是为了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可是有意义也不是固定的,就像我,我就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热气腾腾且忙碌地生活着,想独立生活,想给家里想要的,想要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再实现赚钱,再往大的说就是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对而言是一种意义。

就好像我不想成为键盘侠,那么我就不会在网上留言抨击任何人,我做到了,我几乎很少发表言论。

那 负能量的时候就安静地在家,整理自己的心态,直到自己调整好状态。我很偶然间看见关于坏运气的解释:“坏运气不只来自于偶然的机会,更有可能来源于过渡的贪婪、鲁莽、胆怯、坏脾气、或者是道德卑下。运气有可能是自己造成的。这也让我想到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特质,只不过人会检讨反思,改正,犯错后总结”,或者是来源于教育、认知,我们会改正过渡的贪婪、鲁莽、胆怯、坏脾气、或者是道德卑下。

说起这个,我又想起了一个大叔写得高度的避错倾向,一个具有高避错倾向的人,磨难对他就是一笔财富,丰富曲折的阅历提供了足够的失败经验教训,好像一个数据库一般。只要他犯过的错误都不犯第二遍,也就是孔子说的“不二过”,那么在年轻时犯的错误越多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常说阅历会使人成熟。但对于避错倾向低的普通人,磨难就只是磨难而已,他们无法从中获得升级经验,下次再遇到还是和第一次一样懵逼。

我当时看见这段话的时候,我想起了家中长辈常常对我说的话,犯错没事,但是你要学着去纠正自己的错误,人知道自己的缺点,一点点去改正过来,这样会成长很多,你总不能一直犯同样的错误。当然他们也会和我说,有的人犯一次错很本就爬不起来,甚至会一错再错。

那么关于避错倾向的话,我会想到女性情感,男性情感。比如女孩子多数是感性的,总要在感情上面吃很多亏,但是大多数仍旧在结婚后会有无休止的抱怨。不过当代的女性完全有机会可以在未婚的时候去犯错,你可以判断,你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暧昧恋爱失败后,反省失败的原因,然后学着去避免这样的错误。这就是在一个地方摔倒后坚决不犯第二个误,当然就算是犯错了,仍旧可以纠正的。毕竟这个时代,女性有工作、有收入开始有了话语权,犯错了勇于改正甚至可以重新开始。

所以我们在最年轻的时候跌倒再爬起来,最终让阅历成就了自己。但我明白,并不是每个女性都有这样的思维,可是我希望这样的人群会越来越多。当然片面地说女性,貌似也有些不公允,只不过男性不善于表达,这不代表他们没有在感情上犯过错。

其实我在感情上面也犯过很多错,也有很多疑问,但是现在大体上不会犯低级错误了,男生想要做什么,不符合我的标准,我会直接刷掉,只有过了自己的标准才可以进一步了解我是否符合他的标准。比如我对于一开始上来追求我的男生很热情,没有几天就冷下来的,直接刷掉。因为感情是双方互有回应,而不是一时兴起,或许有的人就是想聊骚呢,不用觉得难受直接刷掉,因为换人更好地能解决这个问题。

我也曾经突然被冷落很难受,可是我现在再也没有这么感受了,我就该吃吃该喝喝,谁不搭理我都可以接受了,毕竟我有自己的事情,如果是对象的话,那就更简单了,直接分手,我会直接提出来。

任何事情都像博弈一般,感情其实也一样,你拥有的资本是我没有的, 带着原有的资本进行博弈,而有些人在感情中连博弈是什么都要问下,多数是感性占80%的,难免要吃亏的。

我大概是近两年的才开始明白恋爱其实和婚姻是不一样的,恋爱带着荷尔蒙看对眼都可以,但是婚姻并不是的,婚姻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感情的。就像那句话,人必须生活,爱才会有所附丽。所以婚姻的基础是男女双方的责任感和人品以及养家能力,在我明白这个后,我就开始很认真地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因为想要具备养家的能力,以便于未来发生突发事件都可以有底气去面对解决。不过为了一个家庭付出其实比得到更让人觉得开心,一味地去索求并没有那么开心,而是适当付出,才会让一个人觉得生活是热气腾腾的,对于我而言是这样子的。

有人会说这个人的父母有钱的,那也是可以的,但这一定不能作为我的标准吧,因为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会影响孩子,一个人要学着独立于父母,中国的父母很累,除了养育孩子直到大学毕业,工作后要娶妻买房买车,或者在刚刚工作的时候补贴下,中国的父母已经做的足够多了,年轻人成立一个新的家庭后,应该要独立生活,小小的家庭带着温度继续孕育着下一代,这才是婚姻的初衷。

父母帮忙带养第三代子孙,这其实也不是义务,他们辛劳了一辈子,他们不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吗?毋庸置疑这是可以的,父母自愿带,那就应该保证不动长辈的养老钱,保证他们和孩子的开销。这是理所应当的。

那说到经济必然会提及工作,我觉得工作和感情完全不是一码事,不合适的感情你努力都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工作你努力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回报你。

我也是上班后才明白的这件事的,我换工作频率高,但是每换一个都比上一个公司各方面都要好,当然换汤不换药,工作时间不久,什么工作内容都会愿意尝试去做,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每次离职后,找工作可以无缝对接,不存在骑驴找马,我这边离职,下一家会很快就找到。

关于工作,我喜欢有压力且繁忙的,我也喜欢不停地面试,去见很多人,我时刻总结反思我犯得每一个错误,这样下来,仅仅一年的,我处理事情效率越来越高,我开始明白理论远远比不过实践,我明白工作不分琐屑与否,将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其实要求很高。

像我们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证书和专业,但是有时候很吊诡,并不是你有证书你就能一步登天,工作不仅仅就是一份工作,就像你做财务,你以为你就是做账,但是你想要做得好,你需要强大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这是专业知识之外的,你需要和往来商沟通,如果公司分工不够细,你一个人就要担任多岗位,所有的细枝末节你都要去跟进,甚至你需要和不同部门的人去沟通和成本有关的事情。

但是传统的财务会认为财务就是做账的,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多元化的财务,不仅仅是做账,做账仅仅是最基础的一件事,只要你是这个专业毕业的,刚刚毕业你就可以上手,比如我,但是你需要去考初级、中级、高级、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等,但是这些仍旧是你在这个行业的敲门砖,你需要学会去运用。带着专业知识去了解一家公司的财务体系运营,你甚至可以带着专业的知识去创建更加适合公司的财务体系,这些就不仅仅是考证书能解决的。

在我的理解范围内, 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其实就是整合能力,以及凌驾于整个公司账务之上能看出来弊端在哪里,公司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和公司共进步,这才是财务最原始的使命。这就是需要复合型财务,就是说你不仅仅要了解公司的财务部,你需要了解技术部的成本模式、了解销售部,业务部、后勤部等等。

但是这也不过是我目前能思考出来的一个方向,我不能说我要成为能赚很多钱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在一个行业里面发光发热,做一个从一开始就明白吃苦受累学东西都是应该的,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

所以我目前只能说我尽最大的能力去做这件事,尽人事听天命,谁知道十年后的我到底做成什么样子呢。至于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昨天晚上我看见一则评论,看见公众号卯叔评论一个中年姐姐,是这样说的:“她考上省城的一本,这我完全相信的,因为从她的自述中我看到了她的语文功底,看到了清晰的逻辑思维。但她又是一个仍停留在学生时代的人,做事全凭小天赋,小聪明,不认真,不规范,文章满篇错别字,小空格,一逗到底,文无结构,罗里吧嗦,一看就是工作上基本没再动笔的人。作为一名一本的大学生,工作不写作,基本就是自废武功了。并不是只有当领导秘书才写作,工作月结、年终总结、业务探讨等,这都是要写文章的啊,写文章的功效主要还不在于“务实”,而在于“务虚”——它不断训练你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不断反思自己、更新思想。若不能如此,三五年就被超过并不奇怪。”

然后看完我瞬间就惊到了自己,虽然一直都在写,但是自从七月份以来都是断断续续的,都没有发表,我觉得自己是在经历的阶段,需要时间去消化掉最新的认知。但是见这段评论后,我瞬间觉得其实是可以写的出来的,我是很喜欢写东西的人,写的过程就像是梳理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个道理的。这就像一个导火索,一触即发,我记得五年前写东西的时候,就是因为喜欢,内心有很多想法,但是乱乱的,写出来后,一点点理出来,进而更加的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才是我的初衷。

很多人都说写作其实对逻辑思维是一种训练,我认为写着写着你可以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你明白你究竟是怎样的人之外,可以简练自己语言,不仅仅是书面的,也可以是沟通上面的。如果有机会,大家都可以尝试着去写记录,写自己所想,不涉及旁人,看看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自己的内心,与大家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之路(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