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曲同——观《出山记》有感

文/许会

图片发自App

          脱贫攻坚战役一声枪响,挖机和大山刀枪相见,便在贵州这片土地“烽烟四起”。

          初视不知影中意,再见已是影中人。

          影片的一开始,便将贵州大山深处的“贫瘠”袒露无疑。似刀剑劈切而成的山石,直泻而下的土地深处,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农民。

        影片用记录片的形式,将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观众,没有特定的台词,也没有设定的场景,一切都是真实记录,一次又一次的撩拨着观众。

      初见影片时,虽然导演努力地用精湛的拍摄技术和后期处理去突出纪录片的矛盾和主题,却仍旧存有纪录片的普遍问题,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支撑,难免会些许枯燥乏味。我庆幸,能在脱贫战役的奋战冲刺阶段,到一线去领略了一番,再次观看影片时,心境截然不同,更是撩起心中巾帼梦,已然成为影中人。

图片发自App

        而今天,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出山记》,解读剧中所披露的人性的曲同。

        自私的人性,引发家庭矛盾的重要因素。影片的开端,展现了年过五十终年劳作的两农民,将家中耕牛售卖的场景,农村售卖耕牛,相当于卖出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为影片的结局做了铺垫。当儿子和农民父母争吵的时候,却令我瞠目结舌,颠覆了印象里中国父母一生为儿女奔波劳碌的观点,影片更真实的揭露了人性的自私,儿子想搬迁进城,只因想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父母坚持不去,只怕离开了哺育的土地,会断粮断水,却从未立身于儿子的长远发展考虑,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引发矛盾。而最终矛盾的解决,并非是有一方的妥协和谦让,而是达成共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善良的本性,勤劳的双手,才是致富的根本。影片中记录了一位“刁民”,家中年过70老人病重,崎岖的山路并没有阻挡子女的孝心,现实中难能可贵的品质,但却不愿搬迁,想修路致富,最终和政府达成共识,修得“致富路”,家中喜事不断,儿子结婚,老人病康。

          最后来说一下,那位貌似普通,却有着有条不紊的办事能力,公正严明的工作作风,性情像极了水浒传里的林冲的村支部书记,这位身着朴素旧衣,时常满脸胡茬地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支部书记,敬业的精神,和在如此偏僻的山村里表现出的“智慧”,竟令我冉起三分敬意。

        剧中特写的三位人物性格,代表性极强,更是揭露了一个时代里不同的性格造就的不同境遇。

        脱贫攻坚,要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民走出大山,人性的自私、懦弱、恐惧牵绊着他们的脚步,才令这场战役打得惊心动魄。

        那山,那狗,那人……

        影片最后,那个背影里暗藏着的是恐慌?是期待?是迷惑?我们无从得知。那么,让我们将“子弹”上膛,“箭”挂弦上,为大山子民战出一条康庄大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的曲同——观《出山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