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3个月、6点感悟,总结如何运用产品思维提升写作能力

到今天为止,尝试不定期写文刚满3个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起初为了给自己的写作计划预热,但又不至于头脑发热3分钟热度,于是决定给自己3个月的“试用期”。

如今“试用期”期限已满,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是时候回过头来看一看这段时间的成果和收获,顺便判断一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和未来的规划。

决定开始尝试写文章后,就快速决定了大概写作方向,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还专门申请了头条号,尝试通过头条号的创作话题找些灵感。

01 | 既然是探索,就必须要实践出真知

在产品开发流程中,整个产品开发前期有一段“模糊前端”的阶段,主要表现就是产品的明确规划、战略以及上市后的回报都不太确定,整体风险较大。

这次写文最开始的样子就好像决定了要做一款从0到1的产品,也正好处在了这个阶段,心里清楚这件事的长期价值,但又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可量化的计划。

不过这次的“产品”不同点在于,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下再多功夫也不会浪费,也根本不需要过多去考虑投入产出比,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刚开始的阶段,因为公众号定位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就决定先从总结和梳理自己平时的工作内容开始,于是就开始了不定期更文的节奏。

02 | 快速试错,探索中明确方向

这次的写作模式,通常是在写完一篇文章定稿后,会在相同时段将文章发布到多个平台,主要有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以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因为每个平台的要求不同,所以基本都是把主体平移过去,然后根据平台要求做一些小改动。

于是使用这个讨巧的方式,目前在头条号上根据平台创作话题以及产品思维和职业经验,发布了原创文章24篇;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文章数量为19篇,头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则是12篇;其他如、脉脉等也都基本跟随公众号的发文节奏。

这个思路有点像设计产品界面使用H5一样,一个样式分别适配多个平台,好处就是这样产生的边际成本会比较低,一篇文章可以以较低的时间精力成本在多个平台铺开传播。

发文之后及时看平台文章的数据,然后通过对比数据来发现哪些文章比较受潜在目标用户喜欢,哪些文章并不讨喜是在自嗨。

03 | 发现问题,解决、迭代、优化

整体来看这次预写作的成果,虽然相比其他前辈大佬们并不值得一提,但却又是自己开始写作时,获得的一个个小小的增强回路。

微信公众号在看过、打赏过;

今日头条,中了大小两次青云;

人人PM公众号转载推荐了一次;

因为是尝试,所以没有特别郑重其事的推广,也没有特别推荐或者分享,常规操作在微信公众号写完后就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在一些产品大佬建的产品群里分享,其他平台也基本都是自然导流。

可能也因为初期写文章,一些写文推文技巧还没有掌握,所以整体来看文章虽然有一定的阅读量,但转化率不太高,只有个别几篇还比较乐观。

成果不大,但对于新人来讲,这就是曙光在前方。种种说明,个人在写作方面至少不糟糕,写出来的东西也具备可读性,如果能有机遇习得高手一招半式的,应该在这方面可以小有所成。

在平台上发布的文章,很多人会转发、转载,还有些人会评论感谢分享之类的话,这些都是因为文章的内容价值产生的真实的反馈,也是给与我们新手的肯定和鼓励。

有认可、有路人。有人认可,说明自己可以继续写下去,可以为某一群人创造价值,是值得长期去做的事情;有路人,说明写的还不够好,可能缺乏深度,也可能没有切中看点或需求,这是需要后续提升进步的地方。

04 | 时刻明确,这件事的目标和价值

这次发文投稿期间,也明显感受到,产品经理的岗位已经日趋成熟,相关的文章资料也已经有很多积累,文章发布后的阅读、转发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疯狂,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曝光和转载。

当下目前的互联网高速发展,承载的知识、信息确实已经给很多人造成知识过载、信息过量的现象。各种平台各类型的文章使得太多读者无法快速判断到底哪些文章适合自己,可以满足当下阅读需求,吸收经验知识,而不是点进去后发现平平无奇,觉得浪费时间,这是平台和内容提供者需要做的地方和需要完善的体验。

因为产品专业相关性的文章资料已经相当丰富,讲思路、论实战的文章也已经有很多,因此就需要内容创作者可以提供更加新颖,思考更加深度的文章,这是创作者们的挑战和机会。

挑战是有希望让自己在某一专业领域输出更加有价值的东西,文章多主题重合度高,也并不代表就机会少,就产品而言,平常更重要的就是思维的拓展和提升。

我们身处在各种各样的公司,经历着多样的项目经历和产品经验,自然可以分享的角度和内容就有很多,如果善于思考,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点都可以梳理出一个本质的内容;机会则是对于创作者来讲,是否需要切换赛道,重新找到新的发力点。

这次写文的经历,其实对于个人来讲,收获最大的其实是分享的价值。

以前因为工作经历的原因,没有机会或者意识把自己会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自然体会不到其中的价值;也一度认为,自己会的懂的还是自己保留好比较好,避免让其他人掌握以后超过自己,说白了就是格局还没有打开。

自从写文章这3个月以来,因为看到了读者的收藏、点赞和评论,越发觉得其实分享是一件很美好积极的事情,通过专业内容将自己的认知、思考分享给他人,在他人获得认知增长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巩固和反思自己的想法,从而让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有深度,这就可以理解为是“增强回路”。

不过哪怕再不济,这也都是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之后需要时可以随时翻出来看。

05 | 决定要做的事情,需要持续坚持下去

鸡汤有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希望。

发布第一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在另一个角落会有与自己感同身受的人一起产生共鸣,也不会想到会有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支持和鼓励。反而只是通过持续写的一篇篇文章的曝光和传播,连接了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经过这3个月的尝试,决定把写文章作为长期的事情去运营;之前的文章排版简单,也大多没有引导关注的操作,之后会继续优化,学习看数据做运营,将产品经理的运营思维利用起来。

关于更文频率,就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追赶优秀的人,但不急于求成,认真对当下负责,希望自己未来的某一时间段可以做到日更。

做一件事情,如果看不到增长,就说明还没到积累的临界点上,一旦到了某个增长点,可能就会是指数级的,所以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剩下的一切交给时间。

06 | 为自己代言,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长

前段时间没有确定的文章定位,这次需要考虑一下了。

上文提到了产品相关专业的内容已经有很多,而且这个岗位也不再是之前那样的传神,因此之后的文章除了保持现在的围绕产品思维和职业经验之外,还会尝试以产品思维去理解生活中看似普通的现象,也会以普通人“小白”视角去理解产品思维,然后用产品思维反哺自己的认知。

生而为人,在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成长时刻,有很多次需要我们将自己推荐给外界。找对象、找工作时需要,创业融资、谈合作时需要,此时的我们都像一个个产品,一个充满自己人格的产品,需要我们整理包装交付给外界。因此让自己拥有产品思维,已不再是每个产品经理从业者的需求,而是我们普通人最应该学会的底层思维。

前几天刚确定了自己的公号slogan:知“曙”达理,顾名思义就是希望通过关注我,可以让大家懂理解一些道理。在平常百忙之中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最真实的、最朴实的想法;最后通过浅显易懂的阐述,帮助普通人理解和运用产品思维。

这是愿景也是使命。

看到现在,如果觉得以上的内容感兴趣,那就可以来公众号小坐一下,看看历史文章内是否切中需要,当然也欢迎关注,一起成长,一起保持foolish、hungry。

如果您符合以下人群,可优先关注,如果志同道合,曙Ouba与你一起进步。

产品新人,这里会有产品职业的思考和经验,不再单纯灌输如何做,而是通过解决为什么做、为谁做来引导如何做;

产品老人,指已经过了产品初期的懵懂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那么这里应该可以共同交流和探讨;

普通人,指从事其他行业、岗位的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每个个体也是产品,可以通过运用产品思维来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增效;

写作新人,指与笔者一样,刚开始写作,尝试输出,可以贯彻真实的价值观的人,不论是哪个行业,我们可以一起学习运营,一起增长。

关注“曙Ouba”,知“曙”达理。分享产品思维、职业经验,一起打造自己优化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文章3个月、6点感悟,总结如何运用产品思维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