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全民狂欢的代价

年关将至,最应景的案例就是红包。弹指一挥间,从2014年算起,春节红包大战已悄然来到第6个年头。由于兼具支付与社交属性,在网络效应的激荡下,红包这种传统之物,释放了更惊人的生命力。

新年快乐

在公众一端,就像是每年春晚的如约而至,抢红包已深度嵌入到每个人的春节流程中,成为指尖上的新民俗。

在互联网公司一端,也将红包视作解锁流量池,唤醒活跃度的最大密匙。尤其在今年,巨头们对红包偏爱有加,不同于大多数时候微信,微博与支付宝的相爱相杀,百度和抖音等其他玩家,今年早早宣布参战。

各巨头在对待红包的态度上,整体上趋于理性,转而开始比拼创意和有趣:支付宝为“五福”增添新花样,微信进军“To B”,推出企业定制红包,微博让红包飞活动再度开启。以锦鲤红包为契机,让人再次窥视到其垂直化战略成效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不难发现,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新物种,在互联网巨头的滋养下,红包正不断催生出新的变种。我相信,只要媒介技术仍在不断更迭,它就会一直进化下去,成为中国人春节期间短暂的欢愉。

锦鲤玩法已成为2018年社交媒体互动的卓越样本,无论是支付宝还是王思聪的锦鲤抽奖,都在全网造成非凡反响。一大批品牌营销也顺势孵化出各种色彩斑斓的“锦鲤”。

红包大战

从极少数人的游戏,到奖品规模和中奖人数的激增,让红包不再是只属于极少数人的权利,而真正成为春节期间社交媒体上最重要的“社交货币”。

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发红包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全民狂欢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