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菩提2

100/62

读了前面几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你的成功取决于你有多少能力,你的能力取决于你解决了多少问题。从曹德旺的这本书中,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1、1979年高山玻璃厂投产后,就开始需要大量的平板玻璃,这些原材料,在当时,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随便买到,这需要指标,指标哪里来呢?一是政府的计划,每个相关的国有企业,政府每年都会按计划下达相应的供应指标,就像每个家庭每年固定按人口配给粮票,布票,肉票一样,也叫计划内的指标,二是市场调剂,也即计划外的指标,这就看各企业采购的本事了,看你能不能将别的企业手中富余的指标拿来,能不能从政府机构手中拿到批件。

高山厂是乡镇企业,计划内的指标基本拿不到,只能从计划外想办法。当时福州的采购员都会选择在下午2:00在澡堂里泡汤,他们在这里聚会交换信息和转换指标。这时候曹德旺之前积蓄的6万块钱派上用场了。他几乎每天下午都到温泉澡堂报到,在那请各工厂的采购科长们抽烟喝茶吃小吃,不仅玻璃指标水泥钢铁,木材等等,不论什么指标,他都能拿得到。

不仅自己工厂所需要的玻璃指标,就连其他单位甚至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些指标,他都帮忙着解决了。由于当时我们国家是计划经济体制,省与省之间就需要协作交流,国家每年都有两次的订货会以协调各省物资,全国各个单位都会参加,包括部队。当时曹德旺解决了部队和南平市政府的指标问题而被他们奉为座上宾,也成了物资界呼风唤雨的人物。通过这些事情,不仅锻炼了他的业务能力,扩充了知识,还搭建了一条丰富的人脉网。

  2、刚解决了物资问题,市场销售就出现了一个麻烦。当时高山玻璃厂生产的是,水表玻璃。生产出同样的产品,送到不同的地方有的说行,有的却说不行——经过研究发现,各部门之间所定标准不同造成了市场乱象。

原来玻璃归建材部门管,建材部的标准是对同一片玻璃厚度公差的允许值在±0.2毫米之间,而一机部仪表局对水表玻璃设计的公差允许值却是,±0.02毫米,水表玻璃边部加工,要求为8级,即不得有斑点,要磨光边。

一是两个部门的允许值相差了10倍,二是加工按8级精度要求。问题就出在这里。水表这东西就在每个月查水表费用的时候,才会翻开来看一下,根本不需要按照这样的精度标准去生产。就是这一不合理的标准要求,引发了市场的乱象。于是,曹德旺向一机部反映这个问题。一机部的相关领导告知曹德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去上海的热工仪表研究所,而后他马不停蹄赶往上海。会面所长,反应情况后,所长邀请曹德旺去宁波举办的全国行业会议上发表讨论。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都认可了曹德旺的建议,解决了标准问题。

虽然现在我们三言两语把这个故事讲了。但是各种中艰难和所需要的意志力并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这不仅体现了曹德旺的能力,更体现了他的勇气,敢于去质疑国家机关制定的标准,并解决了这个行业性问题。

那一年,中国有220万只水表产量,高山玻璃厂就生产了200万,占中国总量的90%。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若菩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