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思维》⑩ | 你的思维模式,操控着你的人生

昨天,我们一起了解到,每当有错误发生,如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去找出一个责任人,并且谴责对方,那么,我们就不会去调查事情的真相,也就不会从错误中学习了。并且,这种谴责,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我们应该在错误发生后,克服自己的情绪和弱点,多考虑一小步,先去调查真相,再决定是否应该谴责。

我们一直在说要从失败中学习,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逃避和拒绝失败,而有些人却能够接受和拥抱失败呢?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这种差异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罗振宇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说过:所谓成长,就是当你的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中间有了一道沟,你掉进去了,叫做挫折,爬出来了,叫做成长。

有时,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无法接纳,整个心理人格都碎掉了。

这个时候,有的人,将击碎自己的东西扔掉,然后自我重建;有的人,将击碎自己的东西入自己体内,然后自我重建。第一种,不叫成长,第二种,才叫成长。

在《黑匣子思维》这本书中,我们一直在说要正视失败,并从中学习,那么,为什么有的人遇到挫折的鸿沟了,能够爬出来,能够将那些击碎自己的东西放入体内,变得更强大,而有的人却不能呢?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呢?

美国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一群学生身上发现了某种区别。当时,她正执着于了解人们是如何面对失败的,于是,她让每个学生,单独解答一系列智力测验题,题目开始很简单,接下来会很难,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

她预想孩子们可能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拒绝面对失败,假装不感兴趣;一种是坦然承认失败,接受自己解答不出来的现实。

可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一个男孩高兴地喊道:“我爱这个挑战!”而另一个男孩努力做着测验题,满头大汗却开心地说着:“你知道,我就想做这种信息量大的测验!”

德韦克才发现,原来除了可以应对失败、和不能应对失败之外,还有人会热爱失败。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德韦克提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固定不变的,因此失败的行为, 意味着他们智力和能力的不足。这让他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错误上面,而是去修复自己的自尊。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是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通过从失败中学习,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因此,当他们遇到挫折时,虽然也会有痛苦,但能够接受并改正,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甚至这两种思维模式的人,连脑波也有所不同。在他们回答很难的问题,并得到反馈的过程中,他们的脑波显示: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在被告知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但他们在得到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的信息时,没有展现出一丝兴趣,他们对正确答案毫不关心。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高度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

刻意练习过某些技能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的。可是很多人都只看到了成功,很少有人意识到失败的重要性。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接纳和拥抱失败。

很多人认为乔丹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定是因为具有极高的天赋,其实大家不知道,乔丹就是一个典型的能够拥抱失败、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乔丹的父母身高只有173cm和168cm,他还有个哥哥,也只有173cm。高中时的乔丹与他哥哥差不多,身高也只有175cm。

在很多人的眼中,乔丹遗传的身高并不适合打篮球。当时,他也确实因为身高不足,被校篮球队淘汰。

但他没有放弃,每天继续练习,坚持进行篮球、排球等能让身体完全舒展开的运动。很多动作的完成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身高的增长。

每天晚上睡觉前,双脚跳起抓住门框,让身体垂直悬空,悬挂30分钟至一个小时。乔丹通过每天的训练,在两年之内,让自己从175cm长到了195cm。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每次打输了就去练球,每当有人批评乔丹做不到什么的时候,乔丹就会通过努力的训练,来做到,让批评他的人打脸。

骑士队当家球星詹姆斯,曾在采访中坦言,他经常会担心失败,他需要学习乔丹“不怕失败”的心态。他认为乔丹最伟大的一点就是,乔丹从来不害怕失败,从来都不害怕别人怎么评价他。

乔丹在一则著名的广告中说:“我投失了9000多个球,输掉了近300场比赛。我曾26次投失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一球。我在人生中一次又一次失败,那正是我成功的原因。”

有时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在重要的考试前不是乖乖学习,而是去玩游戏,或是突然生病;有些人在面临重要的面试时,不是认真准备,而是去痛饮欢唱。

这些行为看似难以理解,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现象,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自我妨碍”的行为。

因为他们会让自己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我并没有真的失败,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事情,我肯定能做得更好。

对很多人来说,认真复习后的高考落榜,比因为生病导致的高考落榜,要无法接受。因为努力后的失败,意味着自己的无能。可是通过“自我妨碍”后,失败就可以归咎到外在因素上,从而维护自己的形象。

这种“自我妨碍”的行为,会让我们无法真正的去面对失败,损失学习的机会。

就像文章的开头所提到的,只有正视击碎自己的东西,并将其放入体内,再自我重建,才叫成长。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坦然面对失败,向它敞开怀抱。失败是学习的途径,有时还是唯一的途径!

-【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到,人们之所以会在面对失败时,有不同的表现,是因为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固定不变的,失败的行为会表示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是可以发展的,所以能够拥抱失败,并从中学习。

到这里,《黑匣子思维》这本书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能够正视错误和失败,吸取经验,有所成长!明天我们将开启一本新书,再忙也别忘了读书哦。

-【今日话题】-

来说说《黑匣子思维》这本书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吧。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匣子思维》⑩ | 你的思维模式,操控着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