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我校在校学生83人,留守儿童就有48人,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57%。家庭家庭教育和亲情陪伴的缺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学校的一大难题。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一直在践行人文关怀教育,每一位老师时时刻刻都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此过程中,学生变化非常大。当学生被被认可、被发现,学生自信心和内驱力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但是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较差,被大众文化和游戏深深的吸引,去参与这些“活动”总比做作业刺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们常常都是拍着胸脯说一大堆承诺,如: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看50页课外书,去松鼠AI学习时间不低于1小时等,等到第二天重返学校,老师检查作业时,这一切都成了一大堆正确的废话,真正去完成的同学只有四分之一。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很多时候都是苦不堪言,面对这般尴尬的境地,有时候作为老师的我想无数次放弃,又无数次告诉自己:“因为我是老师,这些信誓旦旦却又没有丝毫行动的乡村孩子命运和未来都掌握在老师的手中。”

      为了填补乡村教师结构老年化,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留守儿童数量之多又无人辅导和陪伴的这种情况,总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把清华爱学堂、广州爱米云教育,上海松鼠AI等前沿教育资源免费给学生开通,但是学生并非完全“领情”,并非像老师想象中的会如饥似渴的学习,真正用优质资源弥补自己的不足,弥补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全面讲解的局限性。面对乡村的孩子,不仅是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抚养中大部分“放马南山”,大部分不是留守儿童家庭的家长中,半数以上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爱管不管。针对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很多时候陷入了困境。

      虽然被学生虐千百遍,家长对教育意识的淡泊依然虐着老师的心,但是脚下的路还得继续,用知识改变学生的命运依然是老师的天职。如果老师都用家长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乡村就永远陷入一个死循环,振兴乡村便成了一句空话。农村依然会重复一代又一代的留守儿童,一代又一代背井离乡的打工族,乡村振兴从何而谈?二十一世纪研究员院长杨东平老师在一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中国振兴的希望在乡村,乡村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乡村教师承载着振兴乡村的希望,要不停的去为改变教育找出路,不能去为学生及学生的家庭现状找借口。

        那如何去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生的内驱力,肯定是挖掘学生的潜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不可少。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适当的惩戒还得有,因为孩子离开学校后大都是“放马南山”。马云曾经说过:“如果老师放下手中的戒尺,教育将没有希望。”这句话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来说,一点都不为过。作为老师也不能为惩戒而惩戒,适当的惩戒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是要付出代价的。对学生的惩戒之后更多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老师的心里永远装满的是爱,对学生的负责任,而不是用学生来泄愤。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惩戒之后,不仅要会撕,更还要学会缝,这才是老师的高明之处。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永远在一起,只有建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教育才真正发生。

      自从2019年年末以来,我一直在探索云端教育,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云端辅导学生家庭作业,不仅收到较好的效果,而且也为留守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虽然老师一直不计任何报酬的付出,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领情,挂着教室玩游戏,不在云端完成作业提交等,云端学生状态也是花样百出。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正常的。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的负责任,如何的去唤醒学生,把学生引导走向正轨,把每一个学生变成他自己本该成为的样子。

      不抛弃,不放弃。一直是我坚持的教育原则,哪怕学生虐我千百遍,我依然会待学生如初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