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滑洋
编辑 | 了不得
《父母效能训练》课程中的“积极倾听”的方法,这是一种更加有效的亲子间沟通及倾听方式。
“积极倾听”的沟通方法可以将信息的发出者与接收者都包含进来,这让我们对于孩子的需求和烦恼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饿了。“饿”是一种内在的生理需求,永远停留在孩子生命的内部,如果他不传递信息出来,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对于食物的需求。所以孩子必须选择某些他认为可以向别人传递“他很饿”这一信号的方式,向身边的人表达需求,我们称之为“编码”过程。
假设孩子传递这一信息选择的编码是:“爸爸,晚饭怎么还没好?”作为父亲,在听到了这一编码后,必须进行“解码”才能明白孩子的意思。如果父亲能够正确的“解码”那当然很好,他能够接收到“孩子饿了”的这一信息。但是如果父亲认为孩子在说“他做饭的速度太慢了,没有妈妈做的快”,那这个信息传递就中断了。
矛盾就在这里,父亲感受到孩子“攻击”了他,但是孩子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孩子以为自己说的是“我饿了”,但父亲听到的是“你认为我做饭太慢了”。孩子无法得知父亲的想法,就像父亲无法看透孩子的想法一样。
这个时候我们作为父母、作为信息的接受者需要确认一下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问“你是觉得我做饭做的太慢了吗?”这个时候孩子就可以告诉我们:“不是的,爸爸,我是说我觉得很饿,我迫切的希望可以早点吃上晚饭。”
这个父亲对于接收到的信息的确认过程,就是积极倾听的方法。正是因为他使用了积极倾听的方法,所以亲子间的交流才得以真正实现。
其实,孩子的每一句话的后面都有一个更深的需求。是这个需求,给孩子带来了感受,因为有感受,所以我们才会开口说话。
“积极倾听”就是要将对方的需求和情绪确认回去。
举个例子,比如女儿问你:”爸爸,你年轻的时候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是什么让你喜欢她的?”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大讲特讲年轻时我们追求女孩子的辉煌经历,我们要去看看孩子背后的需求和感受是什么。我们可以使用“积极倾听”的方式去确认:“听起来你想要知道如何让男孩子喜欢你是吗?你急于知道这样的方式,对吗?“
再举个例子,我们出门说:“今天的太阳可真好!”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打算给太阳一个公正的评价吗?或者按照100分的满分制给太阳评一个优秀?不是的,是我们内心有着渴望温暖的需要,当我们感受到太阳照射的时候产生了舒服和惬意的感觉,所以我们才会说”今天的太阳真好呀”。
如果这时有一个人给我们回应,我们希望他可以说:“是呀,好暖和,好舒服”,而不是说:“我觉得今天的太阳很一般,每年还有很多日子比今天的太阳更好,你应该学习一些天文知识,这样的话你就能知道在哪一天出门能够感受到真正美好的阳光了。”
好好说话很重要,因为我们都需要深深的“被看见”,看见我们的需求,看见我们的感受。
所以“积极倾听”的方法虽然很简单、但很重要。我们通过积极倾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看到了他的需要、体会到了他的感受。他会因此非常的幸福、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的爱。
如果我们有一个需求、一个感受,我们也需要尽可能让别人易于理解的表达出来。这才是最有利于达到我们沟通的目的。但事实是,我们常常羞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让信息的接收者感到非常的困惑。
在我小的时候,我一直觉得父母非常难以取悦,我做什么都不对。比如,我告诉他们我结束了一段友谊,他们会说“对于情感需要珍惜、懂得感恩”。我要是说我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恢复了这一段友谊,他们又会说”你也知道这段友谊是不够好的,让你不够愉快,还是慎重为好。”
只要我说世界是美好的,他们就告诉我“不不不,世界是黑暗的”,要是我说世界是黑暗的,他们马上就会说“不不不,世界还是很美好的”。这让我非常困惑,尤其在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感觉不论我说什么做什么都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他们总会提出新的修改意见。
我深深的认为:这一定是我做的不够好。以致我人生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对外寻找认可。
学习《父母效能训练》之后我明白:父母的内心有一个深深的需求,他们希望我更好、更快乐。
当我结束一段友谊的时候,他们很担心,怕我错失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当我重拾一段友谊的时候,他们又很担心,怕我受到伤害。我说“世界很美好”,他们怕我放松警惕遇到危险,我说“世界很黑暗”他们又怕我过于悲观、丧失信心。
但是如果我始终没有学习过父母效能训练呢?可能我一辈子都没有听懂父母前后矛盾的话背后的爱,可能我一辈子都在疲惫的追寻我认为没有得到的父母的认可。
他们说的是“我爱你”,我听到的是“我不够好”。
所以,我们一定要简单的表达我们的需要和情绪,尤其是面对一个孩子的时候,这样孩子才能听得明白,我们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我们的爱才是能够被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