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娃中反思刻版印象和偏见标签

糯对医学很感兴趣,经常设想她要去哪个科室怎样帮助病人,连她的医院名字都取好了——妙手仁心。(麻麻TVB没少看)。有次跟一位医生朋友提起,对方说,那很好呀。我却下意识加了一句,就我对糯的理科预期,医学院她未必上得了。医生童鞋一针见血地批评了我。我辩解了几句,嘴上虽不承认我给糯贴了标签,但我知道,我被自己的遗憾和偏见蒙了眼设了限。

我的遗憾是数理化普普却选了理科。一是理科班多随了大流,也或许有些许叛逆,我们那个年代男女生偏科论大行其道。但事实证明,叛逆要么有实力要么付出努力要么两者兼具,我没实力又不够努力,实在应该在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扬长避短脚踏实地。

我的偏见是不论从遗传角度,还是从糯目前对自然科学的敏感程度来看,我觉得糯的理科也会普普。有这样的心理作祟,在我自以为明白人的智力整体是正态分布,归因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内部可控的努力等等理论的同时,还是会将社会刻版印象以及我自己的遗憾和偏见传递出来。智力水平诚然有先天基础,但后天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对孩子成长环境的塑造,家长不同的经验(甚至偏见),我们自己自觉不自觉贴上的标签等。

社会大环境不是一会半会儿能改变的,那先试着与遗憾和解并纠正自己的偏见吧:

1、行动和语言上,消除刻板印象或偏见。这点不难,比如不要像我一样预言糯不擅长理科。孩子就算没听到也会感受到,她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理科,但却从妈妈这里得到了暗示:她不会是数理化出类拔萃的孩子。有什么比为了自己想做的事而努力更有劲头呢,糯想学上医学院,在内心种下一颗种子——“我的人生就要朝那个光亮去奔跑”。妈妈该拍手鼓掌大声叫好才对,我却差点当了最大的绊脚石(此处可链接“自我实现的预言”&“皮革马利翁效应”)。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言论和偏见:女孩不如男孩聪明,女孩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呀,哪有女孩学机器人的,科学实验班里哪有女孩呀,女孩子嘛学学跳舞和钢琴就行了,女孩初中之前学习好高中后不如男孩……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正是给我们给孩子创造的成长环境之一么。虽然不似物质条件那样易于衡量,但其实实在在的影响或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却水滴石穿。

我们的行动和言语给孩子什么样的暗示,侧重培养或引导孩子什么方向的能力,倾向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或者玩具……有时我们看到孩子身上表现上的差异,也许是我们的选择或预设之后的结果吧。

除了我们自己,孩子也会从各方接收信息,我们坚定立场的同时,还要绷着一根弦,如果孩子听到一些有偏见的话时,要即刻帮孩子消除疑虑,把可能的刻板印象和标签撕掉。比如如果别人夸赞女孩时,用的是简单粗暴的性别判断“在女孩里算是聪明的了,女孩能学这个很难得”,我们可以这样说“跟男孩女孩没关系,是她对此感兴趣,喜欢学”。“男孩子扭扭捏捏像个大姑娘怎么行?”有些人擅长在人际互动中获得能量,有些人喜欢在独处时积蓄力量,不论男女。

2、在成长环境中,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予多样又包容的选择。房间的布置,兴趣班,买玩具时既可以有洋娃娃也可以有机械工具,名人故事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技光辉。平衡选择,不因大人的喜好偏见束缚住孩子。

在家在外玩耍时不给孩子太多建议指责干涉,嫌脏嫌累嫌危险,别跟男孩疯跑,女孩就该文静些,别跟小女孩扎堆,男孩就该找男孩玩,嚯,这么多条条框框。

3、不刻意强化男女不同的角色标签。在对知识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引导上,我们更倾向于引导男孩发现知识探索逻辑,摩天大楼有多少层,又是怎么来的?对女孩的引导则多为感受、语言的表达。你喜欢这朵花么?蝴蝶漂亮么?然后我们又觉得,女孩似乎欠缺探索发现的精神和能力,男孩似乎不太善于表达感受力。

我们常对男孩说,男子汉要勇敢,男儿有泪不轻弹。喜怒哀惧,是人类最基础的情绪,男孩长大后却往往习惯或者选择了压抑。这是对男孩在社会情绪能力上的偏见和引导。所以有了这样的歌,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哭不出来,唱唱也是好的。

4、如孩子若是,而非我们所想。我是南瓜,就请叫我南瓜,欣赏我南瓜的样子,品尝我南瓜的味道,我当然没有芒果的外表或菠萝的心。大人未完成的梦想还是我们自己去完成吧,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5、让孩子的玩伴中既有男孩又有女孩。最好的男性小伙伴?当然是爸爸,爸爸多带孩子一举多得(又一个热点大话题就此打住,丧偶式育儿屡见不鲜)。

6、教孩子前,先懂孩子。用心听孩子的声音,引导孩子自主思考,与孩子讨论前因后果,让孩子自己决策,尊重孩子的选择。

说到底,陪娃成长也是我们自己人生观的体现:是否接受和支持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拥有多元的生命。

愿我们自己也有所进步,少一些刻板和偏见,拥抱更多可能。

感谢出镜医生,另,文中有些观点来自叨叨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带娃中反思刻版印象和偏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