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灰间三十年

昨日整理书柜,翻出了三十年前的几件“宝贝”。回想起来,过去的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依然历历在目。

              (一)摘抄笔记

图片发自App

翻开这本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笔记本,看到友人赠言,同时代的你是否感觉很亲切呢?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看着歪歪扭扭、青涩而杂乱的字迹,读着普希金、拜伦的诗句,咀嚼着尼采、叔本华、卢梭的哲学思想,想起当年,在“一座难求”的图书馆里,面对着浩瀚的书海,“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还有风糜一时的席慕容、琼瑶、三毛以及张爱玲……

图片发自App

原以为读书并不会改变什么,只是寂寞时的消遣,打发时光而已,但其实早已潜移默化,深入骨髓。

不知不觉中形成我们的三观,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让我们在风雨中也能毅然前行!

“它们仍然潜在着,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也可能体现在生活和文字里。”

          (二)友人的通信集录


图片发自App

看到这些手写的带有温度的文字,在电话、短信、QQ、微信如此便捷的三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暖意。

不知是否也勾起了你心底的某种记忆呢?

图片发自App

记得那时每发出一封信时的期待,收到回信时的欢呼雀跃,还有收到意外来信的惊喜和激动……

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亲情、友情溢于言表,浓烈而悠长。

图片发自App

今天的便捷,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却也让世界变得拥挤和嘈杂。

朋友圈、各种交流群,少则十余人,多则几百人,各种广告、链接分享、求赞、求转发目不暇接,看似热热闹闹……

而真正想说、想要敞开心怀倾诉的时候,又有几人可说?又有几人能懂?

更何况在成人的世界里,似乎每个人都给自己的心套上了一层厚厚的盔甲,仿佛那样就再也不会受伤。

却不知道,那坚硬如铁的盔甲有时也会将柔软的心硌得生疼……

当复制、粘贴取代了摘抄笔记,当微信、短信、电话取代了鸿雁传书,时代的进步,必将让我们割舍掉一些什么,唯一不变的是初心和情怀!

                (三)集邮册

记得最初开始集邮,源于热恋中的姐姐姐夫的鸿雁传书。

那时姐夫参军入伍,远在河南,正在热恋中的姐夫每周给姐姐寄一封情书。

图片发自App

沐浴在爱河中的姐姐迫切地需要与人分享她的快乐,但又很害羞,不便与外人道,于是选中了懵懂无知的只有十二、三岁的我。

姐姐收到的每一封情书,我都是第二个读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也是那时初读,觉得好美,并不解其意。

姐夫寄来的信封上每次都贴着不同的邮票,与普通邮票不同,都是带“T”或“J”字的,有时是名人名画,有时是金陵十二钗,有时是三国、水浒人物,甚是好看。最喜欢的是一套周恩来总理的纪念邮票。

于是,我央求姐姐把信封上的邮票给我。

图片发自App

从此,每个星期,我也跟姐姐一样,盼着姐夫的来信。

只不过,姐姐盼的是爱情,我盼的是邮票。

当然因为邮票的“贿赂”和阅读的特权,某人顺利地过了我这道关,如愿成了我的姐夫。

集邮之后开始关注、收集跟邮票有关的知识。在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的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想要收集这些并不容易。

好在初中住校了,同学之间有了更多交流机会。那时语文老师发起成立了一个图书角,每个同学至少捐一本书。记得有一本关于集邮的小册子,才知方寸之间大有乾坤。

可惜的是,当时的许多邮票有的送人了,有的遗失了。

在书信越来越稀少、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邮票使用机会越来越少了,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收藏上。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邮票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种久远的记忆,但邮票中蕴含的知识、韵味与美永不会消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弹指灰间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