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一个学弟找到我,付费找我代写一篇论文,期限一周。
我觉得时间安排的过来,很愉快的就应下了。
当时我心里就想着,反正还有好长时间,等几天再写也不迟。
但这几天下来,仔细想想却发现了以下一个奇怪的现象,思细极恐。
那就是,即使当我做完我手中所有的稿子和作业后,也不愿意动手写这篇论文。
因为我心里一直给自己暗示说:时间还长着呢,早着嘞,不至于写这么早。
直到期限还有两天的时候,我开始慌了。文献没查,思路没构,资料空白......
我越想越着急,越着急愣是一个字也蹦不出来,越写不出来越是着急。
再仔细想想,我接代写论文的单子还是屈指可数的量,心里总是没谱,毕竟论文不比平时抒情文或灵感文,信手拈来。
没承想,这样想来心理压力顿时就泵上来了,陷入了慌张无措和大脑空白的恐惧里。
迫不得已我只好放下了。
可是随着截止日期越来越近,我钱都收了,总不能放鸽子吧!失信可不是我的风格......
所以我一狠心,不管了!哪怕就写一篇最烂的论文,我也要动起笔来,耗着耗着我又要怯退了。
这时候令人吃惊的现象发生了:第一句话敲出来了,第二句,第一段,第二段......
边找文献,边查资料,边找论文借鉴;就这样,三个小时后,3000字论文已经跃然屏幕上,我做到了!
2、
然后我再回头看看论文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烂啊,然后再修改几处,顺畅下来后,自己还感觉棒棒的呢~
这时候突然想起曾经隐约看过一些关于拖延术的书籍,拖拉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一种高效拖延术叫做:拖拉一点也无妨。
是啊!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再试图专心的时候,都要面临重重的干扰,都要面临分心的诱惑。
那,如果要做的‘正事’又不是那么容易,不是那么愉快,不是那么有价值,或者不是那么及时地得到回报,我们就很容易分心,转向能更快完成、更有趣的事情上。
与其指望自己‘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诱惑’之类,不如换一种脑筋,直接避开干扰源。
大学里,就像我开头那样,总是会被论文拖拉的事情记忆犹新。
但实际上呢,许多人会把论文拖到还剩三天,甚至一天,一晚.....
为什么我一直不能动手?
不是我懒,不是我不想写好,而是我太担心写不好。
但你如果换个思维来看这件事。
我不就是担心把这篇论文写烂吗?但是又能烂到那里去呢?干脆,我就先写一篇全世界最烂的论文看!
心里的屏障一旦除掉看,会发现能够迅速完成初稿,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烂。
更重要的是,迅速完成初稿,争取到了很多的时间。在最后的交稿之前,再修改两遍,结果能拿个‘优’。
这样看来,有一个重要的启发给我们: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有些人会因为追求完美而陷入一种难以完成的境地。这些时候,其实完成比完美更加重要。
就像大多数的大学生来搜,为了写一篇论文,充会员,查知网,找到无数篇文献,然后统统把它们下载到了自己的电脑硬盘里。
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这些文献如果你全部仔细读过,应该能迅速写出一篇‘相当完美’的论文;
但也同时意味着,你很可能根本无法读完其中的哪怕三篇,而更可怕的是在截止日期前夕抱抱佛脚,匆忙浏览一些,引用一些文章,交稿完事。
之前的那些‘努力’都是白费,浪费时间不说,更是浪费硬盘空间。
所以,当你为质量而忧虑,迟迟无法迈出第一步时,不妨允许自己迈出最烂的一步。
如果这烂的一小步能帮你争取到时间,那么烂的开始就能转化成好的结束,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3、
为什么我们总能多多少少被拖延这个东西打败呢?
也就是‘战拖’为什么这么困难呢?
细细想来,难道不就是因为我们拖延的那部分事情总是比我们精神中感兴趣的那部分事情要无聊吗?
那既然常规思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逆向思维就显得那么重要了。
一件无聊的事情,总是会被我们拖延,那就找一件有趣的事情,将他们捆绑在一起,连带效应。
这样一来,既能做到两不耽误,无聊的事情也被我们解决掉了。
其实这个现象斯坦福大学的哲学教授约翰·佩里老先生早就提到过,他将这种方法叫做“结构化拖延法”。
因为这个方法不属于普通意义上的‘战拖’方法,广受关注,也有市场,甚至还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放在生活上看,乱成一遭的房间、堆成小山仍在洗衣机里的脏衣服、摞的碟碗筷快要冒尖的洗碗池......
不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吗?
比如说,跑步的时候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好像跑步也没有那么累和枯燥了吧。
所以啊,你也可以根本无需改掉拖延症就可以变成一个高效的人。
遇事抵触时不妨把自己喜欢的事情捆绑进来,换一换脑筋,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春。
作者:我是你右手边的右右,一只浪迹江湖野气不服输的00后女孩儿。
首发公号:右右的成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