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我永远的家》读后感


据介绍,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2014年4月30日,出生于北海道上砂川町,日本当代作家。30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35岁弃医从文,开启职业作家之路。

渡边淳一的获奖作品颇多,代表作品《失乐园》、《樱花树下》、《爱的流放地》等。四十五年间著有五十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有近三十部。

一个斜风细雨的阴天,随手从手机上翻到《我永远的家》,有些好奇地读了下去,语言很朴实,不知不觉一口气读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是渡边淳一的临终遗作,是作者对自己从事职业写作前的人生回顾。描述的一些经历让我有些感触和启发。

一是作者生长的环境。其所在的城市有带电梯的百货商店,作者童年时代曾拥有一辆小童车。作者出生于1933年,比我父亲年长五岁。书中的这些场景直到我们这一代才出现。让我感受到当时中日之间的物质生活存在一代人的差距。

二是关于教育方面。

受教育水平亦是有一代人的差距。

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读于子弟学校,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到我们这一代,我所在的城市,在建设厂矿的同时也兴建了不少子弟学校,学校的名称通常是某某厂子弟学校。读到书中的这些片段尤感亲切。

而且,学校通常也有一些兴趣团体,诸如诗歌、美术、篮球之类的。

作者的文学世界就是从那个时候启蒙的吧。他尤其喜欢日本短歌 ,参加了诗社《原始林》,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我注意到在青少年成长教育上的两处不同。

一是性觉醒时期的教育。初中阶段是性觉醒的第一个阶段。随着身体的发育,男生女生对身体的变化都有不少困惑,作者也不例外,他是怎样度过这个阶段的呢?原来答案都在男厕所里。厕所里的各种涂鸦解答了小男生们的各种困惑,课堂上讲得不够具体的,隐晦的,都可以从涂鸦里找答案。都是哪些人涂鸦上去的呢?神不知,鬼不觉,反正少年渡边平安过关。

我们的学校是不是也开辟有这样一块“秘境”呢?据我所知,大城市的学校初中都开设了生理教育课。乡镇的学校就不得而知了。

前几日看网友重提马加爵杀人案,仔细了解下去,貌似是嫖娼的隐私被室友揭秘取笑。另一起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各方面优秀的吴谢宇竟然与性工作者同居。

按说,这两人智商都不低,怎么会自毁前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我分析,这两人在性觉醒阶段都欠缺正确的心理疏导,龌蹉之事被发现之后,扭曲的自尊心作祟,恼羞成怒,不惜杀人来掩盖真相。

二是大学专业的选择。作者就读的大学前两年学基础学科,边学习边涉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探索自己的专业兴趣。有不少学生进入大学时并不能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是迷茫的,有的甚至延续到整个学业结束。书中的作者在大学阶段接触了不少外国小说,萨德、卡缪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然而几经周折他还是选择了医学专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我们现在是高考分数出来后,填报志愿选专业,入学后再想换心仪的专业就比较困难了。

记得当年我孩子高考的时候是考前填报志愿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设置?

多翻翻前辈的书可以少走弯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渡边淳一《我永远的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