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来了,我怎么办?

“双减”,顾名思义,就是两个减轻,一要减轻学生在校内的过重的课业负担,二要减轻学生在校外的过重的培训负担 。凡事有减就有加,加加减减,目的是追求价值的最大化。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要“减负提质”。就双减来说,它增加了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校内和校外,同时要求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

因此“双减”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的挑战,一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二是家校共育方面的。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广泛阅读,提高教材研读、课本赏析的能力。一年来我听了不少讲座,也看了一些书,如钱理群教授讲鲁迅,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叶嘉莹先生的唐诗宋词十七讲等,通过学习,提高了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碎问碎答式的教学模式,改为大单元主题式学习、项目式的学习、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发生。

三、不再布置机械性抄写类作业,设计层极性、创新性、实践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作业。另外加强作业的管理和反馈机制,及时评价、正面激励,让作业成为学生体验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

双减,其实也给很多家长带来了焦虑,既担心孩子学习退步,跟不上班级进度,又无法很好地管理孩子大量的空闲时间。在工作中,我常常给家长提出一条建议,提供一个方法。一条建议是亲子阅读,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言运用,而阅读是培养孩子语感最有效的路径,通过阅读孩子可以培养文化自信,锻炼思维能力,形成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一个方法是“家庭行为契约”,通过亲子双方签订契约,严格执行可以达到强化良好习惯,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当然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要遵循很多的原则,需要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给家长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来了,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