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里走出来的女孩儿

梅思繁

她是《女儿的故事》的小主人公,一个从书里走出来的女孩儿。

现在,她已经长成了一位美丽智慧的女性。

生于1982年的上海小姑娘,有着学习数学的苦恼。一步步的成长,走进了上海戏剧学院。她坚定目标,去往有着《小王子》的国度法国读书。

在《奔跑,奔跑》,像自传体的记实性小说。她用散文般的语言,写下了成长之路的奔跑。

六岁时,被爸爸领到操场上去奔跑,幼小的她跑得气喘吁吁,节律不齐。甚至有点儿讨厌跑步。17岁的炎炎夏日,她从容自如地跑在大学操场上,这时,她跑得没有小时候那样急促,跑得已经很好了。

她去夜校学习法语,为去往法国读书。学习法语的过程中,她有过小小的烦恼。通过了语言这一关,她将要收拾行装飞往法国了。此时,父母突然安静了下来,气氛骤然凝固了。想到,养育了这么多年的女儿,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自翱翔了。他们一遍遍地检查着女儿的行李,看看还缺什么。

飞机起航了,她要飞往法国了。年少时,父母带她来过法国,爸爸对她说:“女儿,世界这么大,你要争取去看一看。”她离爸爸的期望越来越近了。

下了飞机,拉着沉重的行李箱,瘦小的她有些吃力。在好心的法国妇女的帮助下,顺利地来到了马赛大学。

渐渐地,她感觉马赛大学并不是她向往的。与异国姑娘坐火车去往巴黎。站在凯旋门前,她意识到自己是属于这里的,她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回去,办理了马赛大学的退学手续,动身前往巴黎索邦大学。在这里,有博学的教授,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初来,她发现同学们会多种语言,而她只会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心里有些担忧。坚定的她,没有因此而退缩,更加刻苦努力。带着热好的简单饭菜,前往图书馆,查阅资料,大量阅读。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她的努力没有被辜负,优异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时光慢慢流逝,索邦大学的硕士学位即将读完。导师问她是否愿意 ,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她想了一段时间,想清楚了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她不再攻读博士学位,她要开始全心全意写作。为此,她想了许久,发了一封邮件给爸爸。爸爸与她的想法产生了分歧,父女俩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那一年的除夕,她像从前一样,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家人绕了一圈,电话到了爸爸手上。爸爸却没有说话。身在异国他乡的她,这个年过得冷冷清清,泪水顺着脸颊不由自主地往下流。

后来,爸爸妈妈飞往法国参加活动。表姐建议她趁机打破僵持。那一天,她涂了口红,穿了高跟鞋,订了一家餐厅。一家三口,坐在餐桌上,吃着可丽饼。她告诉爸爸,她终于想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妈妈也在一旁劝说爸爸。爸爸还是不同意。劝说无效。她回到了住的地方,那一夜,泣不成声,无法安眠。“咚咚”的声音传来,起身去开门。父女俩相拥而泣。爸爸同意了。

阳光轻柔地照在法国街岸,她专心写作(翻译文字保障生活) ,坚定内心,从未改变。一路成长,奔跑着,中间有过曲折,勇敢地挺过去了。她从一个女孩儿成长为成熟的女性。

2016年的夏天,梅思繁携《爸爸的故事》参加新书发布会,爸爸也到场了。爸爸写女儿,女儿写爸爸。两代人的文学传承,中国儿童文学的新气象。书的封面上写着,爸爸,从前是你爱我;现在,是我爱你。她成熟独立了。

她参加了法国半程马拉松,穿过了法国。奔跑在路上。

在西方国家,《小王子》的销售量仅次于《圣经》,梅思繁为《小王子》做了全新译版,二次创作。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停地跑,中间会遇到曲折、坎坷、困难。或许我们会停下脚步,缓过一段时间。再跑时,鼓足勇气,坚定内心,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朝着前方奔跑。奔跑在路上,不灰心丧气,勇敢地越过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书里走出来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