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同桌

我们每个人做学生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同桌,有的能够变成闺蜜死党,也有的针尖对麦芒成了冤家。

同桌是大家青春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说能遇到配合默契、臭味相投,而且还保持联络的,嗯,你荣幸至极。

(1)

高三时我遇到一个女孩,她和我一样喜欢在数学课上迷茫、物理课上神游、化学课上打盹……她个子不高,站在我身旁可能连肩膀都不到,因为长的太过小巧,所以大家都叫她“豆”——大概就是东北话“地豆儿”的意思。

由于所在的班级不是重点班,高三伊始大家已经可以预见自己的高考分数,所以有人冲刺、有人迷茫、有人恋爱、有人睡觉……

作为年级成绩中游、班级成绩前十的我来说,仍然属于重点培养、期望过本二线的“种子选手”,所以一米八的我很荣幸地被安排到了第一排,而豆因为身高“问题”,就和我成了同桌。

(2)

用两个词来形容豆吧,很白、很随性。

说起白。

豆的皮肤白的不需要粉饰,好多次趴在桌子上睡醒,一睁眼,总能看到这样的一幕:阳光先是打在了豆的脸上,然后穿透了皮肤,留下些许细小的红色血管印记。

加上豆的五官小巧精致,笑起来还有浅浅的酒窝,嗯,除了矮点,其实豆还蛮耐看的。

说起随性。

有一天早自习,豆告诉我她和后排的男孩恋爱了,听闻这段毫无征兆的情感,很是诧异,难道这高三的“爱情”真需要像学习一样争分夺秒吗?

细问过后才知道:原来就在前一天晚自习后,俩人在去教室后门关灯的途中疯闹了一阵,青春期的少男没忍住诱惑,用吻阻挡了进攻中的少女,然后俩人就“在一起了”。

“这样都可以?!”

高三,真好。

正当我准备月假时约二人吃饭送祝福的时候,好像仅仅就两周不到的时间,又是一个早自习,豆忽然和我说:

“我俩拉倒了啊。”

这时,周董的歌曲不觉在脑海中飞过:“哦哦~爱情走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再次细问过后才知道:原因是人家女朋友看到男朋友喝酒,都会说少喝点,别喝醉了;可豆每次都会告诉对方多喝点,要不亏了。在经历多件这类事关感情发展动向的“大事”后,双方慎重考虑,均认为那晚是一个冲动,那个哥们间的吻不能代表什么,俩人属于男女间的纯友谊,然后,分开了。

我问:“不觉得吃亏吗?”

“不合适就得早点说出来,怎么也比拖着好,要不会累。”

来的突然,走的干脆。

嗯,豆的想法确实与众不同,和她的熟识也从那时正式开始。

(3)

其实豆和我说过,她一开始特后悔和我做同桌,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高三那会压力太大,每每遇到无法解决的数理化难题,自己心中总有愤懑无处宣泄,无意间发现甩手可以解压,更是偶然间发现甩在豆的肩膀头上,更可以舒筋活络、畅通心气。

所以那时候开始,每当习题遇困,扇肩头;打盹被吵,扇肩头;看她睡觉,扇肩头……甚至到后来心情舒畅,也要扇肩头。

迫于身高体重的强力压制,豆是敢怒不敢言,每次被扇肩头后,她总是皱一下眉头,然后说上一句:“你怎么这么烦人?”便转头不理我。

对我来说,不理我的解决办法当然就是——再扇肩头。

因为豆从来也不发火,我一直认为被扇肩头一点都不疼,所以豆总也不真生气。

直到有一次自己闲着没事扇了腿一下,嚯,那个酸爽。

这才发现高三差点让自己变成一个像“安嘉和”一样的变态,原来豆默默地承受了这么多来自同桌的宣泄,当即立志以后不再“扇”她!

可惜这时,高考也匆匆地来了……

(4)

上大学后,与豆的距离大概有700公里,相距很远、相见不易,那会儿经常用小灵通给她打电话。

“什么,你们学校还管这么多呢?”

“什么,你挂科了?”

“什么,你还记得我今天生日啊?”

“什么,你俩在一块了?”

“什么,你想我了?快拉倒吧,我呵呵……”

呵呵。

其实,真挺想你的。

(5)

2008年的9月,自己不知怎么了,忽然就买了张汽车票,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等车快到站了才想起,身上除了一张银行卡,什么都没带。

要不回吧,没身份证还浪什么。

正在纠结的时候,忽然想到,现在和豆的距离已经只剩下100公里了。

没有犹豫,拨通了电话:

“我去看你怎么样?”

“真的假的,别逗我了!”

“真的,你没事我现在可就过去了。”

“好好,我等你。”

寥寥几句后,目的地已经改到了豆所在的城市。

在车站,远远就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嗨!好久不见。”

“怎么来的这么急啊?”

“嘿嘿。”

“别说了,饿没,走,吃饭去。”

陌生的城市和环境,又听到看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和笑脸,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真的需要切身去体会一次。

晚上在豆大学旁住下,第一次知道有一个叫“日租房”的名词。

“和他经常来这吧?”

“没有啦。”

“我在这他不会多想吧?”

“不会,我就直接说的和你在一块呢。”

“不好吧,虽然咱没什么,可这么直接,不会影响到你俩吗?”

“那怎么了,我还告诉他十一别来找我了,我要陪你!”

……

“好吧。”

豆,你随性地让我感动。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豆开始了从“瞎游”到“穷游”的模式,我们去了唐山抗震纪念碑、百货大楼,感受了一座涅槃重生的城市;去了秦皇岛的北戴河和山海关,第一次坐了双层观光火车、第一次现场观看了海豚表演、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沙滩和大海……

日后,这种说走就走,不规划目的地、不提前买票、不知道下一站去哪的旅游,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在写下这些文字的现在,我仍旧能记起豆大学校门的模样、记得日租房门口排队的茅厕、记得豆横穿马路时被卡在护栏上的一幕、也记得在海洋乐园里一边摸着兜里仅有的100块一边点了一盘75块的饺子……

说到遗憾,可能就是当时没有相机和豆去拍一张合影,这个遗憾时至今日还仍旧在延续。

(6)

最近一次和豆见面是七年前的同学会,散场之后从饭店走到了高中校门外,俩人趴在围栏上,看着那座熟悉的教学楼,我问豆:

“记得我当年打你吗?”

“怎么不记得,老疼了,那会感觉你不是个男人,还打女人。”

“抱歉啊,后来我才发现那么疼。”

“没事,你就感激我吧,遇到别人早让你打跑了。”

“你咋不跑啊?”

“不知道,嗯,就是,不知道。”

相视,并莞尔。

“其实现在回忆一下,咱俩同居过好几天呢。”

“是啊,那会也感觉你不是个男人。”

“什么意思,一个屋檐下都没碰你呗?”

“哎,我可什么都没说啊。”

“怎么碰,这么碰吗?”说完我又习惯性地扇了下豆的肩膀头。

“这么碰够不够男人!”

“你怎么这么烦人?”

豆一转头,时光,又回到了那个高三,又回到了那间教室,又回到了那个同桌的你。

(7)

工作之后,虽相距不远,但生活的忙碌已经不允许我们时常见面,更多的就只剩下了微信上的调侃。

“看我朋友圈相片没?”

“看了,你这婚纱照怎么都是单人的?”

“就是给我自己拍的啊。”

“没男人?”

“你懂什么,拍这个是为了留住我的青春、我的美。”

“是没人要你吧?”

“我有男朋友,可我不想结婚。”

“那叫什么男朋友?”

“没事,开心就行了。”

“谁爱一直等你啊?再给你剩下的。”

“不怕,我给自己买了好几份保险,老了一个人也能养活我自己。”

“你就拖吧,再等,我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好啊,来找我玩,我带她打酱油去。”

“不了,再让你给带坏了。”

“其实,我也想遇到那么一个人,但没缘分没办法呀,怎么也得让自己过得好吧。”

“那就慢慢来?”

“慢慢来。你能先幸福我挺开心的。”

“谢谢啊!幸福,是自己经营的,我预祝你。”

“好,我经营经营,看能不能遇到年终大促、打折甩卖!”

……

豆啊,你咋还是当年那个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嘿!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