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明月:苏东坡

图片发自App

2018年,两次前往成都,遍游锦里古巷,亲登望江楼上,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去东坡故里眉山。恰好最近得闲,读完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本书对东坡的描述十分得当,而我囫囵吞枣的读完了这本书,一边读一边忘,真是十分惭愧。

其实一直想写一写自己理解的东坡,但是一是对他了解不多,二是本身文笔还有待打磨。所以,一直以来没有敢动笔。今天,恰好读到东坡的《赤壁赋》,引起无尽遐思,故而有了这篇文章。

将《赤壁赋》读了多遍,不同于从前为应付考试,一直只盯着重点句,现在更多的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我一直在思考,《赤壁赋》中哪一句是我最喜欢的?哪一句是我心中的千古名句?但是,最后发现自己竟不能找出一句,因为每一句都那么的完美衔接,若是单单拎出来看,可能就是管中窥豹而不能领会整体要义。

《赤壁赋》写于东坡被贬黄州期间,纵然其中包含着消极情绪,但是却没有离开其旷达的基调。他“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然而“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如果单丛诗句来讲,我发现东坡和我一样擅长于自我安慰。前一分钟还在感叹自己生命太过短暂,羡慕无穷无尽奔腾的江水,但后一秒却发现,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也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也不曾停止,而从万物不变得角度来说,万物同我们都是永恒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必羡慕水与月。水与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我们和它一样啊!东坡也是可爱至极。

图片发自App

最喜欢的东坡词还有《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撑着竹杖,穿着草鞋,身披蓑衣在濛濛细雨中漫步,任凭雨水肆虐,仍能潇洒的度过一生。这样的东坡让我忍不住称他为妙人,少有的生活态度更是反应了他的特别之处。我想,除了充满憧憬与梦想的知识分子,基本没人会在雨来之际慢悠悠的走着,毫不着急,反而认为是一种享受。如果这样做了,周围的人除了赞一句有情怀外,更会视你为怪人。由此也可见,我们的一言一行除了志同道合之人,很难被理解,然而志同道合之人一生遇一人已是难得。更多时候,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忍受孤独,这种孤独是精神上的孤独,即使和朋友聚个餐,唱个k也是无法缓解的。既然是孤独的个体,那么能潇洒的过完一生也不算辜负自己,所以我特别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

他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匆匆几十载,或许有一天年老回头看时,人生的“得”没有了,“失”没有了;欢乐过去了,痛苦也过去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大可不必计较一时的失和一时的痛苦,在有限的人生里,把很多东西放在几十年的时间纬度中来考量,我们可能会有更好的心态。我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毫不例外的契合此处东坡想表达的态度。

图片发自App

他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印入脑海的是一个翩翩少年将军的形象,他有抱负,有志气,他渴望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但事实上,“老夫聊发少年狂”,此时的东坡大概已经四十岁了。对于古人来说,四十已算年迈。一个四十岁的老人,还像少年一样“狂妄”,这是怎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人?由此可见,东坡拥有年轻的心态与凌云的壮志,具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勇气。

他说:“短长肥瘠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是啊,人的高矮胖瘦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选择,为什么非要比较杨玉环和赵飞燕谁更美?更喜欢谁呢?站在女生的角度,东坡这样说确实是深得我心。其实现在,也不一定非要以瘦为美不是吗?最初了解到纸片人的时候,让人觉得恐怖。那个时候,对一个超模来说保住饭碗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体重,要求让人觉得有些变态,你要瘦的像纸片一样!纸片人看起来也是不健康的。虽然现在对于超模来说体重仍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是我们看到他们都是健康的,正常的。国际舞台禁止纸片人上t台确实让人大快人心。你看,并不一定瘦就是好,反之,胖也不一定不好。此处遵循适度原则~

苏东坡一直是我心里比较独特的存在,是一个清风霁月般的人物。他是一轮明月,高挂在北宋的天空,却照亮了千百年的历史,也照亮了我的心。人们眼里的他旷达而豪放,是大诗人、大文豪,总之,他配得上所有的赞美。他的作品中,我熟悉的不算多,但是了解到的每一部都让人爱不释手。对于东坡,我是尊崇的;我倾佩他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悲伤于他遭受贬谪的无奈境遇。对于东坡,我只能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昨晚读到英译版的《赤壁赋》,纵然佩服许渊冲先生高超的翻译技能,但还是觉得英文版的《赤壁赋》缺失了中文版表现出来的感情与韵味。然而,尽管中文的魅力无穷无尽,却无法表达出我对东坡的感情。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也无法用文字书写。我期待一篇真正将东坡写进我心里的文章。


                              文:石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中的明月: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