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秒钟和花半辈子看清本质的人,注定是不同的命运

大多数人的历史,停留在表象上。

黄帝炎帝祝融蚩尤都是不同的人,秦始皇是暴君,五胡乱华是汉族的巨大灾难,大唐盛世都是唐太宗的功劳……

真的如此么?


做销售的时候,有特别明显的感受——有些大佬可以一眼看穿我,预判到我的行为,或者理解我行为背后的动机。

就像电影中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总是能把握住问题的症结,看到事情的本质。

《中国历史常识》中,也经常辩证的去带着读者分析事物的本质,但是大多数人想要认识到本质是有困难的。

原因有三:

1、每个人都有认知盲区

金融上说,我们赚不到我们认知以外的钱;孔子说,夏虫不可语冰。

最近有个很火的段子,说小时候,大家都说唐僧的袈裟是黑色的,只有一个小朋友说是红色的,于是他被打了一顿。后来,小朋友们去了他家,才知道世上竟然有彩色电视这种东西!

2、大脑本能的会去找思维捷径,依赖于思维惯性;

3、懒得思考。

如何克服这些因素,让自己经常能够看穿别人呢?

1、   培养自己打破认知盲区的能力,意识到自己大多时候是愚昧的。

2、打破思维惯性,多调整观察视角,多探寻事物本质。

3、倒推因果链,建立思维防火墙。

什么叫倒推因果链呢?比如想往墙上钉个钉子,结果没有锤子。惯性思维就是去找锤子。

然而锤子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把钉子砸进去。

于是你会得出用板砖砸,或其他可以瞬间拿到的硬物砸。

再倒推,

把钉子砸进去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把照片挂墙上。

把照片框挂墙上,不一定非要用钉子钉啊,而且钉子还破坏墙体。

于是你可用的工具又大大延展,可以用强力双面胶,或者铁丝挂等等.....方法多如过江之鲫。

继续倒推,

挂照片到墙上,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家人的美好和回忆瞬间。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用照片去承载呢?

买相册,订相册还要花钱花功夫,现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不能用其他载体呢?电子相册、影音、短视频.......可以分享给任何家人,随时随地查看。

所以一个找锤子的事情,完全可能由其他方法代替,甚至衍生出一个产业。

而刚才多提醒自己,“XX不是目的,目的是……”就可以是我们挂在嘴边,防止自己惯性思维的一道防火墙。


曾经看到一个很多人转发的“悖论”,萤火虫亮太久会累死,不亮又不能找到配偶,所以他们如何选择发光的时机呢?周围有5只萤火虫亮了,自己就亮。

真的是这样吗?

那周围的5只,第一只亮的是谁呢?为什么要亮呢?

可能是遇到了配偶?那它不发亮,配偶怎么找到他的呢?

可能配偶接近了就发亮了?那第二只第三只看到第一只亮了,但是不足5只,自己为什么要发亮呢?

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不了,再问一句,什么时候灭啊?如果有5只亮了,那么会有更多萤火虫发亮,而如果大家都量,即使有灭了,也会满足周围有亮着的萤火虫超过5只这个条件。

所以啥时候灭?没有灭的条件啊!所有萤火虫都会发光到精疲力竭?如果这样的话,萤火虫早就灭绝了!

所以不论怎么推断,周围有5只萤火虫亮了,自己就亮这条指令是执行不下去的——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而《中国历史常识》这本书,就在不断旁征博引,带领我们认识历史,接近历史,看透历史,养成探究本质的习惯。偶尔有章节枯燥,往往需要深思,绝对收获颇丰!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一秒钟和花半辈子看清本质的人,注定是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