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长的沟通中,目前有这几个问题是家长最想和我探讨的:
1、孩子记忆力不高,学过的知识总忘,怎么办?
2、孩子平时学习挺踏实,作业也按时完成,为什么考试成绩不高?
3、朋友家的孩子小李看起来贪玩,可是成绩很稳定;我的孩子我自己监督得很紧,为什么成绩不如小李?
4、孩子数学不好,我找了一个辅导班给孩子补数学,为了老师能给孩子全面的教授,在孩子上课前我给辅导老师各种叮嘱和提示,孩子哪哪方面差,应该怎样补更好些。为什么我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孩子成绩还是平平?
读了本尼迪克特·凯里的《如何学习》,看似困扰孩子学习的问题,最后可能就不是个问题。
本尼迪克特·凯里的《如何学习》。全书从四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颠覆常识的学习理念和具体方法:第一个方面,为什么说“遗忘是记忆的好帮手”?第二个方面,为什么说“先考试再学习”的效果更好?第三个方面,为什么“被打断”反而能帮你更高效地完成学习?第四个方面,为什么要放弃“刻意练习”的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为什么说“遗忘是记忆的好帮手”。
在大多数家长眼中,“遗忘”看起来都像是学习的敌人,跟是孩子进步的天敌。我们恨不得希望孩子每天学到的知识,都能像乘法口诀一样倒背如流。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提出过记忆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说,已学的东西如果不能再次运用,就会在记忆中逐渐消退乃至永久消失。这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们对“遗忘”的恐惧和焦虑,然而,在《如何学习》这本书当中,作者指出,适当的“忘记”反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记忆。这主要是由记忆的两个能力造成的,它们分别是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
储存能力,指的就是孩子学到的东西在大脑中储存的有多坚实牢固。储存能力只会越变越强,永远不会减弱。
提取能力,指的是孩子光把知识存在脑子里还不行,需要用的时候,还得能马上拿出来。和储存能力比起来,孩子能提取的记忆容量很小。就像电脑的每个盘里的储存都很大,但要把储存的东西,通过一根线,复制粘贴出来,就不是那么快和简单。
孩子他自己记住的东西,其实只是那些能提取出来的东西。用得多的就被强化了,也就是说,越用记得越牢。就像姓名,孩子的姓名再难写再复杂,他自己总会写出来,就是因为经常会用到;那些总是用不到的,就得不到强化,也就越难提取出来了,被认为是遗忘的知识。就像课堂上讲的数学公式、英文语法,只是在课堂的45分钟用到,然后一天24小时剩下的时间就完全不用,自然就会被大脑自己选择删除。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家长的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在学校学完后,回到家里能够被家长引导的再次用到,所以记忆力就更深刻一些。
遗忘不仅可以承担着“垃圾信息过滤器”的功能,在不同环境中,遗忘还能帮孩子的大脑发挥一种类似肌肉锻炼的作用,先损耗,后增长。虽然孩子总会“遗忘”一些知识,特别是当孩子经历一段时间后,遇到一些难题重新回忆起这些知识后,大脑会建立一个更稳固的记忆回路,让下一次提取记忆的速度更快。
第二部分:为什么说“先考试再学习”的效果更好。
说到考试的作用,大多数家长都会想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考验,另一个是选拔。也就是说,我们会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通过考试来选拔学校想要的尖子生。因此,提到考试就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一种压力感。然而,作者提出,考试其实是一种特别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前考试,能让你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事半功倍。
为什么考试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作者将这一类方法称为“先考试后学习”法。比如说,在阅读一本自己读不进去的书的时候,怎样克服“走神”的毛病呢?那就是先给自己做一套测试题,当然了,你根本不必在意测试的成绩,测试的目的是让你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大脑就会主动捕捉那些重要的信息,并建立更强的储存和提取回路,让你觉得知识像是被主动“赶进”你脑海的。
比如开会前,你可以先罗列一份会议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这样就可以避免会中讨论无关的话题,每个人的思路都能围绕这份清单,共同去寻找答案,让会议更高效。
所以,考试也称之为“记忆提取练习”,这种学习方法不同常规,但却是非常高效的。考试可以强迫大脑,从记忆中重新提取已学过的知识或技能,大脑在经历费劲的回忆过程后,会加强这些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能力,这就是考试提升能力的神奇奥秘。
第三部分:为什么说“被打断”反而能更高效地完成学习。
这也是一个完全颠覆我认知的学习理念。在学习中,被人打断都是一件非常让人讨厌的事情,然而对于解决很难的问题时,反而可以给孩子增加更多的创造力、更高效地完成这些难题,前提是孩子必须心思一直在这个难题上面。
你可能听过阿基米德的故事,他在洗澡时突然灵感涌现,想出了通过排水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为什么阿基米德平时洗澡了很多次,这次却能在洗澡中,捕捉到排水体积和密度的关系呢?没错,这是因为他接到了测算皇冠密度的任务,这个难题让他的心思总纠缠在上面,放不下,于是在做洗澡这类看似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时,大脑依旧在捕捉相关信息,于是就有了灵光乍现的一刻。
你可以在引导孩子遇到瓶颈时,尝试切换他自己的现在的学习状态,换换脑子去做其他的事情,解题方法就会慢慢在孩子脑子里呈现出来。作者说,在他的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效果很不错。
著名科幻作家,《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也曾提到过这种方法,当他遇到瓶颈时,就会主动放下手上的工作,然后走上好几个小时。他说自己创作的时候,“很多主意不是一瞬间灵光闪现就有了,而是像一棵植物那样,在那里慢慢生长,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看到它了。”我想,对于还在在解决一道难题是,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自己特长方面的,当遇到难题时,不着急把答案和方法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引导孩子,不妨打断当下孩子的想法,让大脑神奇的感知力帮他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所以作者认为打断有着积极正面的意义,被打断后人的大脑并不会停止对问题的思考,反而会调动各种感知力捕捉相关的信息。最后,你只需要将这些信息记录并加以反思,就能形成更好的答案。
第四部分:比“刻意练习”更有效的是“交替练习”学习法。
在对数学计算题、几何习题、美术等方面的不同心理学实验,得出了交替练习是更高效的训练方法。作者进一步指出,孩子在计划自己的交替练习方案时,最好要把新学的知识,与过去学过一段时间没再复习的内容混在一起。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很多成人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大公司的平台更好,眼界更高,那我去小型创业公司工作又有哪些好处呢?交替练习或许能对这个问题做一些解答。在大公司中,你的工作职能是非常明确也非常重复的,你只是整个工作流程中的一小环,在你负责的事务上你可能会进步神速,可一旦让你处理工作范围外的事务,或者应对其他突发挑战,你可能就会难以适应。而在创业公司,你需要成长为多面手,看起来在每个方面专精程度没那么高,但工作中这种交替式的练习,却能大大提高你灵活应变的能力,让你在面对未知风险时更胜一筹。
过去我们认为,刻意练习也叫一万小时定律,提倡的更直接、更投入、更频繁的训练,更有助于人们掌握一项技能。但作者却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论是在掌握运动技巧,还是认知训练上,采用随机交替的练习方式,都能让孩子的大脑更好地做出面对意外挑战的准备,让孩子总体的应变能力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