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的生活(二)

穿越秦岭,又从太白县沿古陈仓道到宝鸡,他执着要寻找陈宝祠。这是记录在晋人干宝著《搜神记》里的一则故事。说是在陈仓这地方发现了宝物叫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就是能称王称霸。秦穆公就派人寻找。最后雄者化为石头,陈仓人修祠供奉,预示了秦人以后的大一统。雌者化为野雉飞到了河南雉县,预示后来的刘秀南阳起兵。终因人生地疏,无果而终。这次秦川、辋川、汉中之行,三穿秦岭,涉古汉水、汉江、渭河三条大河,游览了陕甘名山大川,夜宿小城,每每推盏畅谈,或诗歌、或历史、或单位琐事,对国玑认识了解更深了一步,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国玑是位诗人更是位生活的智者。我刚转业到劳动厅时因写稿结识了做文字编辑的他。少言、沉静,眼中流淌着一份坚定和自信,这是我初见他时的印象。当时有领导说他们单位的人是一群木头文人,不食人间烟火。但国玑在行政单位混迹三十多年,对官场的世故和人情练达还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他也很有智慧,是一位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他在一个单位任职时,受到一把手的挤兑。他曾给我预言权力失去监督就要出事。果不其然,这位领导退休不到三个月就被留置了。为此我想行政事业单位还是要选一些具有家国情怀的读书人,他们有文化的滋养,有底线、知敬畏,不像那些蝇营狗苟之辈,一旦大权在握,唯利是图,无所顾忌,最后祸国殃民,身败名裂。由此我想到大唐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座后世无法超越的丰碑,因为大唐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是一个诗人的国度。大多数国家治理者有文化的滋养,有诗人的激情和想象力,因此也有了较强的创造力。唐玄宗开元十三年选拔人才时出的考题是《终南望余雪》,要求写一首六韵十二句五言排律。而祖咏却只写了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问之,答曰已写尽终南余雪。主考官杜绾破格录为进士。多么灵活的选人机制,这样才能遴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和国玑从相识到相知十年之久,他的人品如文品,正直、善良,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他的职业是一位行政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诗歌、散文、小说、调研笔记等什么都写,多年下来,收获颇丰。如今他的文集要结集出版,我从心底祝贺。大丈夫处世立德、立言、立行,理当如斯。由于他善于思考又能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加上丰厚的文化底蕴,工作总能直击要害,且能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和社会底层的怜悯。只可惜“刘项本就不读书”大部分有决策权的人根本就不从人民群众生存发展上去思考问题,而是从是否有利于自己得好处、能升迁、有好影响的“三个有利于”拍脑袋做决策。最后还是祈愿上苍让那些有情怀、有担当的读书人做管理者多一些,这样“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会更快更容易一些。

        肖政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与远方的生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