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婆婆||此生得一人心,品一杯茗

前几天整理手机通讯录,发现很多朋友都像消失在生命中一般,再无任何联系。

知乎有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发现自己年纪越大,朋友越来越少了呀?

研究表明,在人30岁的时候,你的交际圈会越来越小。

就算现在你拿出通讯录的好友,我想你自己都想笑。

通讯录随便上千人,微信群更是数不胜数,朋友圈里求点赞砍一刀,这些都是朋友啊。

**可是当夜深人静,仔细想想有了心事不知与谁说。 **

image

科技的发达让我们和人的关系链接成本越来越低,虽然是“好友”的关系,朋友圈的名称不过是夸大了两个人的关系,大部分时候加微信,不过是一个面子工程而已。

其实人的一生有同学,亲戚朋友,同事,你的圈子就已经很满了。

可是为什么还是会有人不停的介入新圈子加好友,难道就是因为寂寞吗?

不是。是因为他们想要用此来圈钱变现。薅你的羊毛。

由此可见,这一生能够最懂你的人,有一个好像就已经很好了。

image

陋室一间,粗茶一盏。

记得高中时学《陋室铭》,实在是不理解,刘禹锡居然把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称为陋室。

如今放眼望去,大家的愿望都是把房屋布置金光闪闪,巴不得直接告诉别人我多有钱。

快30岁了反而理解刘禹锡所说的“陋室”之说。

一间破屋,在他眼里上下打量看见的满是真实,就连地上不起眼的青苔野草也是生机盎然。

前几天去老师的办公室,正对泡茶台的地方有一副字画。

“圣人无常师。”

image

这真是需要有阅历才能体会。

年轻时总想着“天涯海角名师拜”,真活到境界了,剩下的可不就是“圣人无常师。”

能向山川、河流、空气、甚至于一株野花,青苔野草学习,这样的智慧不就是

“圣人无常师。”

爱茶的人圈子都很小,可是爱茶的人都活得“精致”​。向内求才是他的可爱之处。

那一盏茶不仅要装下芳香的茶汤,还要有它高尚的品德。

喝茶的高贵不在于环境器皿的尊贵。

****一场小雨过后,无非席地而坐,有一个宁静的午后,放得下一壶一杯的小桌和一颗专心品茶的静心。

能有一人对饮,那才是真趣味。

两人不因环境简陋显得局促,不因环境凄清影响心情。

所以爱茶的人圈子小,不过是说走到到哪里哪里都可,有茶足以。

准备一颗爱喝茶的心,处处都是品茶的好去处。

image

朋友不在多,贵在理解

一首《朋友》曾火遍大江南北,其实和朋友相聚时,一首朋友也确实难能可贵。

朋友不在多也不在泛泛之交,更不必心心相印,我想朋友就是那些,只要想起便能相视而笑的人。

朋友很神奇,没有深浅也不分相遇的早晚,不会因为久不联系就淡然,就算隔得千里远万里远,只要心靠得很近,依然是朋友。

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你们有太多美好的回忆,见到了对方便会涌现出来那些美好的回忆,只要想起她时,便会嘴角上扬。

以前不能理解,为什么只要遇上周迪,我们两人总是能彻夜长谈。

行走至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再回望过去蓦然发现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子,每一个阶段陪伴你的人都不一样,可是当你在未来某一个时刻想起那段日子有他们,好像日子便如诗般美妙。

朋友像茶,日子平平淡淡,但是因为有合适的水温,所以散发的味道会令它回味无穷。

人一辈子要喝多少茶,人一辈子又要遇上多少朋友呢?可是一杯茶能够走进你的心里,一个人能够让你看重,这样的恰如其分该让多少人求之不得呢!

image

喝茶贵在品,遇人贵在等

人品茶时总是三口细品,每一口都不一样,每一口却都看似一样。

朋友也是如此,当你感觉自己形单影之时,往往是自己关闭了自己。

你所谓的孤独,可能是因为你的无所事事。若是因为你伪装自己的喜好,想融入新的圈子,讨好所有的人,结局也不过得不偿失。

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才会遇上让你舒服的圈子,让你舒服的朋友。

前段时间热播的《三十而已》,顾佳带着目的追求上流社会的太太圈。每一次聚会都是流程化的招呼,吐槽,晒朋友圈的合照。

看着热闹极了,后来却因此陷入难题。

因为认识了茶她才得以重生,向内求一片宁静,看懂了人生。

歌中唱:“从前慢,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前人尚且懂得慢,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大家都说没有朋友,联系甚少。

其实真正的朋友,不一定要死板的约会见面,用彼此真诚的方式联系,偶尔的一个电话,一封信,一段诗文都是联系。

image

朋友不在多,他应该是两个志趣相投的灵魂相碰撞。

交朋友希望是因为你们两人有对生活共同的美好期望,而不是任何一方刻意为之。

爱茶的人内心宁静,所期盼的无非是有一个懂你的人,有一杯你懂的茶,此生足矣。

茶就像一位老友,往后余生,朋友的圈子会越来越小。

可是爱喝茶的习惯没变,对茶的热爱没变。

愿时间为你挑选真心的朋友,也能留下你所喜爱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竹林婆婆||此生得一人心,品一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