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起源及诗词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风土记》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即开始之意。
五月五正是五月的上旬,算得上是五月初。农历记时,向来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一甲子为记,而十二地支正与十二个月份相对应,五月正对着“午”,因而五月五便称为端午。
端午节来历说法不一,但是因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后,其情怀及《离骚》一首词而深受世人推崇,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等活动也逐渐成为纪念屈原的方式,此种来历也更受世人认可推行。
自古以来,有关端午的诗词,数目不乏,大可趁此节日一观。
我最喜欢的一首便是宋代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词中描写的时令活动正当时,轻松用词渲染出了一种愉悦欢快的节日氛围。
二、记忆中的端午味道
端午包粽子向来便是这个节日里必不可少的活动。
记得幼时尚未懂得包粽子时,看见大人准备好食材,洗净苇叶、晒干的马莲草后,总是蠢蠢欲动,忍不住想要凑个热闹。
那个时候大人只需要一根木筷子,夹住某个地方,就能轻易的包出一大串的粽子来。
我有好多次都跃跃欲试,但是每次折成漏斗状,填入糯米,红豆,五花肉,鸭蛋,香菇之后,总是一筹莫展。
我始终学不会如何把粽子叶折的服服帖帖,更不能轻易地将马莲草捆在粽子上,只能看着大人包好粽子,然后暗自感叹真是门手艺活。
不过,幸而长大后认真学习了一番,倒也学会了个中技巧,包出的粽子不算太丑,也算是了了一些遗憾。
除了包粽子,揉青团,也是个有意思的事,那时家里总会趁着做粽子的时候也做上一些。
挑着还留存的艾草,剪下一些叶子,煮熟、沥干搅碎,然后将白细的糯米粉倒入绿色汁液中,搅拌均匀,揉捏成团,静放一旁。
此时,大人会支使小孩帮忙剥下一堆的葱头,然后切成薄片,在油锅里过上一遍,炸出香味来,然后将前天晚上蒸好的绿豆倒入石捣臼中,用舂头舂捣,直到绿豆变得松软细腻。
然后大人会将葱花油并食盐味精,轻轻的拌入豆沙中,然后再将糯米同豆沙馅做成绿皮黄馅小团子,这才算得上完工。看着盘子里的青团,一颗颗如碧玉一般,着实惹人喜爱。
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便是看着大人将包好的粽子,一串串的放入大锅中,然后放上蒸屉,再将青团一颗颗地放入其中,用着不大旺的柴火,将粽子慢慢的煮熟。
苇叶夹着糯米的香味一并和着那若有若无的艾草味,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清香诱人。
腹中的馋虫,舌头的味蕾逐渐被挑起,心里总有一种打开锅盖的冲动,但是想想,美味值得等待不是?也便作罢。
青团总是比粽子先熟,打开锅盖时,一阵白烟随风升起,一个个如同翡翠般的青团乖巧而又整齐排列着,你顾不上烫,伸手就想拿出一个解馋。
随后,粽子熟透,大人拿起一把剪刀,随意剪下一个,轻轻剥开,放入碗中,然后拿给已经馋嘴的小孩,对于小孩子来说,那是节日里才有的难得美味,有种淡淡的温情藏在里头。
然而现如今却缺失了这样的一种情怀,不像以前那般,等着一个节日,等着一份美食,很多人都渐渐忘了亲自动手的乐趣。
现下的节日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在网上展示的仪式,有各色文章,有各式的美食,更有各种促销活动,好像在网络中就能将节日过尽一般。
这个时候,我难免会回想起小时候,那飘香的粽子,青团,还有那些热闹的人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