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心育 | 有时,改变只在一瞬间

康老师心育 | 有时,改变只在一瞬间

“老师,我想找你约谈。”

刚坐在餐桌旁,荣就来到对面,也坐了下来。

我抬头,看到他一脸的不悦,反而笑了:“我知道你今天必定会找我约谈的,果然来了。”

“老师,你怎么知道我要找你?”荣不解地说。

“昨天早自习,你和另外七个同学都迟到了,别人都写够了500字的错误说明书,你却只写了二百来字,中间还有括号写了:此处省略500字,我读出你心里一定有情绪,猜想你一定会来找我的。”

荣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开口了:“老师,这几天我都在想一下事,我……不想学习了,光想着去打工。

比起我猜出荣要找我约谈给他的震惊,他这句话,给我的震惊更大!


虽然,之前我遇见过不少临近九年级感到学习压力大,“临阵脱逃”的学生,但现在这个班都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说出这样的话,产生这样的念头,还是让我不可理解。

我镇定了片刻问:“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荣并没有动面前的筷子,低着头说起自己的想法。

“最近几天,脑子里总有这样的念头,觉得学习有什么用?以后大学毕业,不还是去打工,不如现在就去。——老师,我知道你要给我讲大道理,其实,你要说的,我都能想到,我都懂得。你不用教育我。

我笑了:“不认可老师的观点?”

“认可。但,我觉得没什么用。”

“不认可老师这个人?”我反问。

“不是,你这个人还是很好的。——和我爸一样。”说着,他也笑了。

他继续说:“我知道你们老师讲的关于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还有一些其他各种各样的观点,但,我总觉得如果接受了你们的观点,就不是我自己了。”

“你很我个性,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呀,老师也喜欢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学生。你是觉得因为要接受别人的想法,而改变自己,不舒服,很纠结?”我问道。

荣想了想说:“对。原来,我脑子里一天想一两个问题,就觉得头疼,想不过来。现在一天有七八十来个念头在乱跑,也能承受得了了。”

“这说明你懂得多了,知识面宽了嘛。”

“但,我感觉整个人都在分裂了一样。”荣痛苦地说,“我不知道,我接受谁的观点,我又想保留自己的独立。”

我笑笑,心想:这其实是青春期正常的自我同一性混乱心理特征而已。

即这时期的孩子试图将自己的多方面—智力、社会、性别、道德等整合起来,达到一个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即获得自我同一性。

拥有同一性的人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做事目的、对预期中可获得的认同有自信心,有获得收获、成功、胜利的幸福感;

而缺乏同一性的人总会处于犹豫、迷茫、彷徨之中,他们生活会缺乏目标与方向,他们无法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缺乏责任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自己缺乏正确认知,对人生远大理想。

这些所谓的大道理,我只在心里默念,没有讲给他听。

这时候,说理不如倾听。

最后,我看他情绪还是有些消沉,只好说:“这样吧,晚自习你再自己想想,如果实在想不通,晚上让爸爸把你接过家,与他交流一下,看爸爸能不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知道,他的父子关系很好,家长的介入对他的影响会更好。

果然,到晚自习放学,他向我借手机,想回家。我同意了。不一会儿,他爸爸来了,接回家去了。


第二天上午,他没有返校,我有些担心起来,给他爸爸打电话,却无人接听。

到下午预备铃响过后,他提着书包来到教室。

我急切地问:“怎么样?与爸爸交流得怎么样?还打工吗?还纠结吗?”

他停下来,一脸笑容,“老师,我……”他看上去,也有很多话要说,却似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我”了半天,“老师,我这半天的反思,就得到一句话,让我把所有的问题都打通了。”

“哦?哪句话,这么神奇?”我好奇地问。

奋斗不需要理由。”他一本正经地说。

“能解释一下吗?”我又问。

“昨天晚上,我与我爸聊到大概十二点,说的大部分与你说的一样,都在讲学习的好处;不过,还有一些家务事,就不便再跟你说了。”

我笑笑,表示懂得。(荣的家庭前年有个变故,家庭背上了很重的债务。)

“改变我的,不是这些,而是今天上午的一个场景。我想在家休息一下,就没有来学校。奶奶领着两岁的弟弟在院子里玩,我也逗弟弟玩。弟弟一逗就笑,在他笑的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这是多么让人幸福的时刻,我的奶奶、弟弟,爸爸妈妈,都健健康康,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我决定回到学校,好好学习了。”

我笑了,没有再说什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那好,回教室,好好学习吧。”

图片

看着他轻快地背景,闪进教室,我反思一天以来与荣交流的场景:我在其中做了什么呢?

似乎我的晓之以理,并没有什么效果,所谓动之以情,也没未启动,他最终还是回家与家长沟通后,才有触动,似乎作为班主任的影响不大,角色并没有多少存在感。

但,回顾整个交流过程,我想,我至少做对了三件事:

一、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在他主动找我约谈时,没有揪着之前的错误(迟到)不放,静心地听他追诉自己的苦恼与纠结,没有过多的灌输和训诫。

二、允许他在紧张的九年级复习期间,回家去放松一下,与家长交流一下。

让他感到充分地尊重和接纳。

三、借助家长教育的力量。

相信家长的影响力,有时甚于老师,适当地退位、让步。

图片

人的成长,需要经历自我的纠结与挣扎,需要亲自去感受与体验,所谓苦恼、挫折、困难、失败,没有经历,只懂得书本上的道理,是不会改变什么的。

而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亲情场景,也许就蕴藏着无限的影响力量,在无形中触动着人心中某个柔软的部分,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改变着场景中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老师心育 | 有时,改变只在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