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第三节 结缘名山(上)
湖口,顾名思义是因为这里位于鄱阳湖进入长江的出口处而得名。湖口县城旁边的石钟山,屹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曾因苏东坡的《石钟山记》而名扬天下。
石钟山抵三江之门户,当吴越之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大禹征三苗到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这里历经大规模的战事就有50多起。登临山顶,可远眺庐山烟云,近睹江湖清浊。站在山崖边的“江天一览亭”,凭栏远眺,万里长江,一泻千里;浩瀚鄱湖,波涛万顷;鄱阳湖与长江交界处,清浊分明;水光山色,美不胜收。
石钟山其实分为上石钟山和下石钟山两座山,苏东坡游历的是靠近长江的下石钟山,由于上石钟山既无风景又缺人文而不被人熟知,人们常说的石钟山大都是指下石钟山,但因为有两座石钟山的缘故,紧临石钟山的湖口县城也因此被称为“双钟镇”。1965年夏天,73岁的郭沫若从景德镇途经湖口县城时,慕名游历了石钟山。他从史学家的角度欣赏了昭忠祠、英雄石、梅花厅、上谕亭、浣香别壁、忠烈祠、报慈禅林、怀苏亭等人文景观。
遗韵悠悠石钟山,梅香点点山水长。在郭沫若的眼中,历史人文和自然画卷次第展开: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渔舟唱晚、舟楫繁忙;水天一色、鱼米之乡;古迹处处、传奇流芳。在江天一揽亭,郭沫若望着青黛的庐山倒映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水中,山江湖相融一起的绝美景色,顿时诗情勃发,欣然写下了《登湖口石钟山》:
偶至石钟山,江天一望宽。
水文黄赤界,峰影有无间。
日寇沉人岬,湘顽败阵关。
太平遗垒在,党校耀人寰。
郭沫若诗中的太平遗垒又叫忠烈祠,太平军驻扎期间,曾在石钟山上建有营房、堡垒,太平军失败后改建为昭忠祠,1956年,为恢复历史原貌,改名太平遗垒。诗中提到的党校,是指湖口县委党校,位于石钟山山腰,坐北朝南。1961年由湖口县委干校变更成立,校舍由原来石钟山的“四王庙”改建而成,站在怀苏亭上,可以俯视整个校区。
陈伟在湖口县城读初中时,经常和同学到石钟山游玩。特别是在他成为学校的预备党员后,每次去石钟山他都要到党校里面走走看看。陈伟至今还记得,当年通往党校的路修在半山腰,是一条建有40多级台阶的石板小道,台阶尽头是高耸的校门,左侧门柱挂有长长的“中共湖口县委党校”校牌。校区共有三栋主建筑,品字形格局,下面两栋长长的平房,一栋为办公区,一栋为食堂,教学楼地势稍高,靠近山坡,为两层礼堂式建筑,上下各一层教室,下面为小教室,上面为大教室,大教室可容纳百余人上课。陈伟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党校看门的大爷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进去,他就和同学坐在党校门外的台阶上聊天。阳光映照下,身后白底红字的党校校牌熠熠生辉,陈伟他们一个个激情澎湃地指点江山,豪情满怀,似乎在党校的背景下更适宜他们抒发理想、畅谈抱负。当时意气风发的陈伟,怎么也没有想到,十多年后,他会和石钟山结下不解之缘,甚至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因此而发生改变。
1954年夏天,陈伟初中毕业后,放弃到九江师范学习的机会,选择到湖口县委共青团学校部上班,由于陈伟文笔好、协调能力强,后来又被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俗话说,三十而立。1965年10月,就在陈伟快要进入人生重要的30岁的时候,他被县委调到湖口县流泗公社担任党委副书记。当时的县委书记非常看重陈伟的人品与才干,打算安排他到基层锻炼一段时间,然后提拔到县里担任领导职务。
陈伟在流泗整整呆了6年,1970年的时候,他调回湖口县委工作,担任秘书科科长。1977年,湖口县委县政府决定对石钟山进行修复,而负责修复工程的人便是陈伟。
当时的湖口县城一派欢欣的景象,紧临石钟山的大中路上商铺林立,人头攒动。大中街是湖口的商业中心,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与大中街相临的石钟山却是一派断瓦残垣、满目疮痍的衰败景象。
接手石钟山的修复工程后,陈伟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对石钟山的受损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并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然后请专家进行编制工程修复设计和资金预算方案。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前期的所有工作。
陈伟带着修复方案向县委领导汇报时,县领导对陈伟的工作效率大加赞赏,对修复方案与资金预算也非常认可。就在陈伟站在一旁一脸谦逊地听得高兴的时候,县领导突然停了下来,表情严肃地看着陈伟说:“但是县里没有钱,修复工程的资金你要去想办法。”县领导的这句话差点让陈伟没站稳,跌坐在椅子上,心里忍不住要骂娘,县里大张旗鼓让他负责搞这么个大工程,结果是想要他去空手套白狼。这次工作汇报在陈伟心里几乎产生了阴影,以至于后来他向领导汇报工作时,都会悬着一颗心,害怕领导最后表情严肃地对他来一句“但是……”
原本觉得县里领导重视自己才把这么一个大工程让自己负责,陈伟到这时才明白自己接手的是一个烫手山芋。
一边是石钟山急需动工,一边是没有修复资金。当然,县领导承诺会去省里争取一笔修复资金,但启动资金还是要陈伟去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