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不止方法论

(1)

假如你是一名老师,我极其强烈的推荐你读这本书;假如你是一个学习者,我强烈地推荐你读这本书;假如你是一个普通人,我推荐你读这本书。总而言之:推荐,推荐,推荐。

我和我同学说:这本书,你作为教师本身,你会受益,会有助于提高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而你又能把你所学习到的方法、理念,传递给你的学生,这会是一种更大的受益。

遥想当年我做学生的时候,初中、高中这些看似很辛苦的日子,我的学习并没有什么合适的方法,老师也并未强调、循诱什么方法,我一直在中游荡荡之中,得过且过,永远望着学霸的背影一声叹息,最开心的还是和邻桌同样糟糕的小伙伴一起聊天、偷吃东西。我那时候所付出的时间和得到是不成正比的,比如数学,我也会花大量的时间下去,但我不会去重复做题,往往看着答案就觉得自己会了,偶尔请教老师、学霸,他们讲着讲着,我也觉得自己会了……其实,真的会了么?会的东西太少了。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回到高中,我可能会多花时间去学校的小图书馆借书来看,这样总比像个小和尚一样,对着数学“念经”要来的好。

有时候我也会以为自己“病入膏肓”,拖延、懒癌没法治了,凡事拖到最后,在最后关头完成所需要做的,有时候还会以为自己很“伟大”,在这么短时间内搞定了。但真的是这样么?比如说,大学考试,提早一周复习,背诵一点东西,记一些概念,那么考完试一周后、一个月后,我还记得什么?什么都不记得了!这样的学习有用么?大学这么些年我学到些什么?我们学到些什么?拖延、懒癌还有得治么?

我想,只要我们了解了一定的方法,并不断践行,那么可能就会告别以前那种“事倍功半”的怪圈里。同时,我认为,只要我们足够想做,那么一定会有时间去学习、去践行的。“学习”不是个什么大事儿,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拥有更轻松、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我想向你推荐《学习之道》这本书。

(2)

我所阅读的《学习之道》的作者是芭芭拉·奥克利,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作者是一个从小到大都对数学、科学深恶痛绝的人,高中数理课程一直不及格,大学学的是语言,后来居然学了大量理工科的内容,成了工程学的教授!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生来就具备了非凡的心算能力,转变思维方式,能够让自己知道大脑如何运作,我们如何能更有效地学习。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让我来介绍一下她具体告诉我们如何学习。

按照神经学的原理,我们的大脑会对我们的记忆痕迹进行整合,形成“组块”。“组块”是什么东西呢?打个比方,E,N,P是三个字母,我们把它们进行组块,会变成Pen,那就是一个单词了,这个单词就是一个组块。再打个比方,我们有很多块拼图,一开始杂乱无章,我们根据颜色、形状等特征,看出了、拼出了,原来这是一幅梵高的《向日葵》!这也是组块。我们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一个个新的知识、新的事物,都是组块。我们思考问题,需要调动一个个组块为自己服务,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答案。

组块构成了一个“基础”,一个我们了解事物、解决问题、创造新知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组块呢?一共有三个步骤:一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二是要理解构成这个组块的基本概念,比如说经济学里面的供求关系、边际效应等等。三是要去获取背景知识,跳出初始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

要很好地做到以上三步,需要“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应用与转换。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是生物演化之后,存在于人脑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打个比方,拿手电筒的光束举例,专注模式下的光束是紧密的、穿透力非常强的,是非常刺眼的;而发散模式下的光束,照到的范围会非常广,光强会比较弱,光线让人觉得比较柔和。顾名思义,专注模式意味着注意力非常集中,发散模式意味着注意力分散。在任何学科中,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两种模式的互相切换,缺一不可。

我们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着一道题或一个工作任务,怎么也做不出来,抓耳挠腮,越陷越深,越无法得到解答、方案,都要抓狂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出去散个步,去聊聊天,去打个盹,去听会儿音乐等等,再回来做这道题,可能就“灵光一现”了,至少对着这题时,感觉没有那么差了。这就是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转换。一般来说,像散步、运动、聊天、听歌、睡觉、淋浴等等,都属于发散模式。

根据大脑的运作原理,让专注模式打头阵,累了、出现挫败感了,让发散模式出来活动一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让神经结构得到牢固。

(3)

书里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有助于我们巩固新知识、打败拖延这个大恶魔。

先说巩固新知,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以前做题,只要看着答案做,会发现这题目好简单呀,我会了。结果一模一样的题目第二天再给你做,你发现,啊呀,我还是不会做。因为我们的神经结构根本没有得到巩固,这叫“能力错觉”,这时候的“能力”根本还不是我们的,但我们错以为这能力已经属于我们了。

那我们能采取一些什么方法来避免呢?

第一是“回想”。回想学习材料,这一章主要讲了什么?我学到了些什么?第二,间隔性重复练习。每隔一天、两天就把知识拿出来巩固一下,就把题目拿出来重新做一遍,“重复”和“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四个字,我们需要靠不断地“重复”与“练习”,需要不断地花时间,不断行动,才能看到效果。第三,进行“自我检测”。“考试”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测试,来看看自己的掌握情况,哪些东西原来是自己不会的。第四,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要利用好身边的这两个资源,来促进自己的进步。第五,要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休息好脑子才能更好地运转,这是很关键、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在入睡之前好好回顾下今天的学习,往往这段时间是加深记忆最有效的时段。

再来说说我们如何才能打败经常困扰我们的“拖延”这个大恶魔。第一,学会记行程日志。把自己一周、一天的关键任务清单写下来,让日计划和周计划敦促你。这样在我们实现目标后,可以看哪些方法对我们有用,哪些没有用。第二,在睡觉前写下你计划的任务,这样大脑就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我们的目标。第三,把自己的工作细化成一系列的小挑战,花几分钟给自己一些完成的奖励。第四,让自己身处少有拖延信号干扰的环境里,比如图书馆。第五,去下载个番茄钟,让番茄工作法帮助你摆脱拖延小恶魔的干扰……

(4)

从我自身来说,我觉得除了这些“学习方法”可以借鉴、践行之外,作者更给了我一种思维方式。我们能做到很多事情,我们偏偏陷入一种思维定式里,觉得自己做不到啊,觉得自己不行啊。经常听到别人说,贫困的思维决定了你的贫困,同理,不会学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不会学习。我们要让自己的思维开阔起来,去相信自己,相信世间还有太多的可能可以创造。

书里也是通过讲很多科学家们的故事,来告诉我们改变心态、改变思维的重要性。比如卡哈尔,从他的少年顽劣到获得诺贝尔奖,他的毅力、应变能力、谦虚很重要。同样,我们也能够塑造自己的大脑,能够改变思维,从而改变人生。

作者也谈到了要学会“自我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劣势,我们不必去羡慕天才,天才也有自己的难处。而上帝在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打开一扇窗。作者谈到有些人记忆力超群,形成组块很容易,但是呢,这些人也有可能会有“思维定式”,没法创造出新东西;而记忆水平处于平均的人,可能有更好的创造力。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个体,都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一直都是一个不自信的人。以前老喜欢否定自己,总觉得别人厉害,而看轻着自己。也因为此而失去过很多机会。比如以前拿到了保研名额,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没去申请名校,总觉得自己不行,总觉得自己可能是炮灰,现在想来,没给自己去“尝试”的机会,会遗憾一辈子的。要尽力,尽力了才不会后悔。

能够自我欣赏,其实也是“幸福感”的一个来源呢。我现在比以前好了很多,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人总是慢慢地去尽力去改变、去行动。

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儿,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未来时光很长,现在开始做,一切都不会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之道》:不止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