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昨日家中小女在桌旁执笔画符,说是送给她的小伙伴们的信,她哪里知道信是什么意思呢?

信早就成为了历史的存在,出去旅游想寄一张明信片,也不知道寄给谁,想来也是悲哀的一种。

小时候,20多年前了,没有手机,亲人在外,只有靠书信往来互通音信。家中姐姐老早辍学帮忙撑起家中重担,去了遥远的广东,在东莞的一个电子厂当女工,每月所得,留下生活费,其余寄回家里,供给花销。爸妈应该是舍不得的,但是总在家中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同意姐姐出远门打工去了。

子女是父母放出去的风筝,父母总牵着线的另一头,每几个月的家书成了父母最大的期盼。那时乡村还有邮递员,每当看到身着绿色邮局服装的送信人,父亲总要上前问上两句,多数时候是失望的,因为不是每个月都有信。

姐姐的书信终于在期盼中来到,父母亲总是迫不及待拆信来看,信中自然是报喜不报忧的,只说在外工作顺利,吃穿不愁,让父母放心。多年后,姐姐偶然谈起在外打工的日子,十几岁的少女第一次离开家去远方,思念家乡是必然的,更有一次,说好的去做工的地方忽然倒闭了,举目无亲又要首先解决自己的立身问题,坐在人来人往的马路边上,忽然听到一首关于思乡的歌曲,立刻落泪了。

越靠近故乡

心情越凄凉

回家的念头从不敢奢望

故乡的景色

故乡的爹娘

我爱你们一如往常

这是后来姐姐回家以后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讲给我听的,我的脑海里总是会闪现一个土气的小姑娘,立在城市街头,满眼泪光,满脸迷茫。

姐姐来信以后,自然是要回信了,父亲略通文墨,母亲大字不识,写信的任务落到父亲头上了,彼时我已读小学四年级,偶尔也会让我写信,东拉西扯,汇报家里的情况,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写了家里的猪又肥了,长到200斤了,我学习成绩又进步了,功课都考了85分以上之类的话,其实我是有点心虚的,因为并没有考到85分。也不知道姐姐看了这样的信是什么反应,转眼多年过去了,书信已成老古董般的存在,再没有人写了。

不得不感叹科技的进步,从20年前的电话都很没有普及的年代,到现在人手一个手机,手机从键盘式到滑盖时代、屏幕时代,从越来越小到越来越大,从网页到app,远程视频,手机支付这些在20年前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事情,如今都已成为现实,感谢改变世界的人!

这样想来,我也生活在世界变化最快的20年了,包括现在在手机上码字,都是时代所赐。

抓住一次机会就够了吧,反人性,刻苦,努力。

家书最终也成为历史了,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家书抵万金的意义,科技在进步,一切都在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