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决策树是一种基本的分类和回归的方法【以前总是下意识以为决策树只能用于分类,事实上还可以用于回归】。在分类问题中,决策树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这个分类过程可以认为是if-then的规则集合,也可以认为是特征空间与类空间上的条件概率分布。
NOTE:
if—then规则集合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互斥且完备,即每个实例都被一条路径或者一条规则所覆盖,而且只能被一条路径或一条规则所覆盖
优点:简单易理解、分类速度快
过程:利用损失函数最小化原则对训练集进行建模,再利用建立好的模型进行分类。决策树的学习算法通常是递归地选择最优特征,并根据特征对训练集进行分割,最终形成从【根结点->叶子结点】的树模型,但是这样生成的树可以容易发生过拟合,所以需要自底向上修剪✋
决策树学习包括三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决策树修剪
1.当特征数量较多时,在学习之前先进行特征选择
2.决策树生成对应局部最优
3.决策树修剪对应全局最优
目标:选择一个与训练数据矛盾较小的决策树,同时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特征选择
通常,特征选择的准则是信息增益或者信息增益比
先介绍基本概念:
熵
熵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的程度,熵越大,不确定程度越大。
设是一个取有限值的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为
那么熵定义为:
NOTE:
熵只依赖的分布,与的取值无关,定义。条件熵
条件熵表示在已知随机变量的条件下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
定义为:经验熵和经验条件熵
当熵和条件熵中的概率是由数据估计而得到的,所对应的熵和条件熵被称为经验熵和经验条件熵信息增益
特征对训练集的信息增益,定义为集合的经验熵与在给定条件下的经验条件熵H(D|A)之差,即
特征选择过程:对训练集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并比较信息增益的大小,选择信息增益最大是特征。
算法:
INPUT:训练数据集和特征
OUTPUT:特征对训练数据的信息增益
计算数据集的经验熵**
计算特征对训练数据的经验条件熵:**
计算信息增益**
信息增益比
由于以信息增益进行选择,那么会趋于选择取值较多的特征,所以提出使用信息增益比。
信息增益比定义为:其信息增益与训练集关于特征的值的熵,即
其中,是特征值的个数。
决策树生成
ID3算法
核心:在决策树各个结点上应用信息增益准则选择特征,然后递归地构建决策树。
过程:从根结点开始,对结点计算所有可能的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结点的特征,由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子结点,再对子结点递归地调用以上方法,构建决策树,直到所有的特征信息增益均很小或者没有特征可以选择为止。
ID3相当于用极大似然法进行概率模型的选择
NOTE:
由于ID3算法只有树的生成,所以生成的树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C4.5算法
过程与ID3相似,只是对ID3进行了改进,使用信息增益比来选择特征。
决策树剪枝
决策树的生成过程仅考虑到对训练数据集分类的准确性,这样生成的树模型容易出现过拟合且构建的树过于复杂,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剪枝。
剪枝:从已生成的树上裁掉一些子树或者叶结点,并将其根结点或者父结点作为新的叶结点,从而简化分类树模型。剪枝往往是通过极小化决策树的整体损失函数来实现的
定义损失函数:
设树的叶结点个数为,是树的叶结点,该叶结点有个样本点,其中类的样本点有,其中是叶子结点的经验熵,为参数,决策树学习的损失函数为:
其中
所以最终的损失函数表示为:
公式解释:是表示模型对训练集的预测误差,即模型与训练集的拟合程度,表示模型的复杂度,叶子节点数越大模型越复杂,是调节参数,控制模型的拟合和复杂程度。
当确定时,选择损失函数最小的模型,这里定义的损失函数其实等价于正则化的极大似然估计。
算法:
INPUT: 生成算法产生的整个树,参数
OUPUT: 修剪后的子树
1.计算每个结点的经验熵
2.递归地从树的叶结点向上回缩
回缩前后整体树的损失函数比较,如果回缩前的损失函数大于回缩后,进行剪枝。
3.重复2,直到不能继续为止,得到损失函数最小的子树
python 代码实现
后期加入
总结:决策树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分类算法,本文不仅把熵相关的概念给整理了一遍,文中信息增益和信息增益比也可以用于其他模型的特征选择,而最后剪枝部分提到的决策树的损失函数是我之前在专门写的《详述机器学习中的损失函数》博客中没有提到的,这里也是一个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