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受:妙语连篇的“浮世绘”——《围城》读后感

图片发自App

                妙语连篇的“浮世绘”

                      ——《围城》读后感

                          蔡听宇

      花了很长时间,终于读完了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刚开始以为这无非是本思想老旧过时的小说,肯定令人感到乏味。结果没想到它字字珠玑,妙语连篇,常常让人捧腹大笑,不由得逐字逐句细细品读。

    读完意犹未尽,我查阅了许多读者对这本书的书评,发现很多人都说这本书主讲爱情。可我不同意,我认为这本书是在嬉笑之间揭露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风气下市井文人的虚伪百态,不愧被称为“新儒林外史”。作者借描写江南乡绅子弟方鸿渐从欧洲游学嬉戏不务正业,到回国上海谋职,内迁湖南三闾大学教书,再回上海报馆的一次次失败经历,对方鸿渐和他周围各色人物进行生动描摹,讽刺了他们所代表群体的众生百态。小说用活了文字,画尽了人性,其实书中林林总总,今天何尝不是仍有现实意义。而方鸿渐的爱情,其实只是作为情节串联起来的线索,算作狭窄一些的第二主题。

      《围城》的语言是一大亮点,或者说是经典,让人忍俊不禁,钱钟书不愧是一名“语言大师”。他笔下的“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已经成了经典语句,被大家不断引用和扩展。我觉得“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看看”应该算是出自“围城婚姻”的变种。

      看《围城》时,我经常边看边笑,被钱老的精彩文字逗得笑出眼泪来。例如写到当时在洋行上海职员圈子里,总喜欢说中国话时夹无谓的英文字时,讽刺道:“所以他话里嵌的英文字,还不比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再如描述长途汽车老旧,把它比作老人,“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修炼成桀骜不驯、怪癖难测的性格,汽车夫那些粗人休想驾驭了解”,一下就把年久失修老车在山道上蹒跚前行的各种窘况刻画得入木三分。满篇文章经典语句真是信手拈来,体现了钱老相当深厚的语言功底。

    出于好奇,我又百度了钱钟书,一查不得了:钱老年轻时就是才子,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牛津大学,写小说仅算他的“副业”,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南饶北钱”。除了这部作品,他还有《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管锥篇》等多部作品。

      据爸爸妈妈说《管锥篇》是钱老的精华之作,希望我以后能有机会拜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感受:妙语连篇的“浮世绘”——《围城》读后感)